创设情境 理解人物心理《沉香救母(二)》教学反思
还是像《沉香救母(一)》的教学方法一样,将重点放在了创设情境理解人物心理和说话训练上:
当讲到沉香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我问孩子们,为什么用“奔去”,而不用“走去”?引领孩子们角色换位,衔接上一个故事,从而体会沉香的救母心切。
第二小节是个重点,我让孩子们自学,把自己当成是沉香,一边读,一边想象路途的艰辛,并且找出描写沉香辛苦的词句,想一想为什么说他辛苦?孩子们通过自己朗读品味,通过角色换位,通过小组交流,找到了描写沉香辛苦的词句,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对沉香的敬佩。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我用语言创设了情境:沉香啊,你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你辛苦不辛苦啊?孩子们告诉我不辛苦,我又问:沉香啊,你为什么不感到辛苦?孩子们说:因为我要救妈妈。我继续问:沉香啊,你饿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孩子们一一回答了我。我又问:沉香啊,你脚上的血泡是哪里来的?血痕又是哪里来的?你为什么一点都不在乎啊?孩子们用他们的理解准确了作了回答。这样的情境的创设,不知不觉就将孩子们引到了沉香的角色上,为更深刻理解沉香的心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第四小节,我说:当沉香站在华山脚下,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见到妈妈了,心情如何?会想些什么?接着,教学完全文,我又让孩子们想象: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母子俩会说些什么?这个说话训练,我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孩子们的想象能力真是丰富,他们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已经长大了,知人间冷暖了。
遗憾:课文结束后,我让孩子们将课后练习4写下来。大部分孩子都写得很好,特别是曾维洪同学,写了300多字,感情细腻,表达完整,给我们呈现出了母子感人至深的场景。但也有小部分孩子写得粗糙、平淡,体现不出母子俩的真情。后来,我让这部分孩子仔细阅读了其他同学的作文,经过再修改,进步了不少。下次将曾维洪同学的文章打印下来,会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