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综合性学习
教学分析
2025-02-07
第二课时:
阅读材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感受诗歌的魅力。二、初读诗歌:
1、自由读诗歌,查字典读准字音。
2、比赛读。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汇报朗读、学生评价,教师引读出节奏来。
三、感悟诗意: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诗歌大意,教师引导:(1)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①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②《春夜喜雨》是唐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词、曲分别有词牌、曲牌。(2)
解释难词。
3、讨论交流词、曲的大意。
4、感情朗读诗歌。
四、欣赏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的异同。
2、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小组交流:(1)
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
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5、分组比赛,读出作者的情感。
6、背诵这两首诗。
五、课堂小结:自己总结归纳一下词、曲的异同。
点击显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综合性学习】相关文章
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
小学生在网络浏览中的“发现问题”_语文论文
台湾文化走笔_语文论文
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领会课程改革精神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偶合”例说_语文论文
(第19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与时俱进
突出言语训练落实语文的实践性
高尔基生平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82609/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