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_语文论文
可以有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用科学的真知吸引学生;理解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说明文的平直美;运用图表手段,在教学说明顺序中增添新鲜感;反复揣摩涵泳,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妙处。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七十年代末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课文164篇,其中说明文15篇,只占总数的9.14%;新版的初中教材共有课文172篇,其中说明文有38篇,点总数的22.1%,比率增加了近十三个百分点。那时的两年制高中教材,共有课文106篇,其中说明文5篇,只占总数的4.71%;现行的高中教材141篇课文中有说明文15篇,占了总数的10.07%,比例也增加了一倍多。这也充分表明,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如果“主导”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低气压”、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当人们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注:转引自邓干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0期,第57页。)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努力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勉为”变成“乐为”,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本文谨以下列几种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参与说明文教学艺术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文艺作品,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真切的情感打动人;论说文,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人,那末,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长处的说明文,是不是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因为,“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中学课本所选的说明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文中蕴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强化和激发。
有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盐酸溶液的玻璃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大家观看。一会儿,学生发现一个杯子里的溶液变红了,而另一个变蓝了,同学们的兴趣骤然大增。老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里面所隐藏的秘密,如果你认真看一下新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最快地在课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之前,先把十幅浮雕的教学挂图挂起来,故意遮去了图下的标题,并把次序搞乱了,然后要求学生猜出这些浮雕的标题,讲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学生问:“可以看书吗?”教师说“允许看书。”(其实老师正是为了诱导学生看书)这下,同学们的兴趣上来了,又是翻书,又是看画,连本来认为“说明文没有什么看头”的学生也都沉浸在研究和思考的海洋里。
二.点拨学生在扩展欣赏视野中品美趣
“文似观山不宜平”,“文以曲为贵”,常被看作做文章的“奥秘”,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只是“曲”的方式不同罢了:小说常以曲折多变的情节吸引读者,散文多以情感起伏的波澜激起共鸣,戏剧每靠峰峦叠起的矛盾冲突抓住观众的心,倘或一望见底,就会被斥为“用淡水写的文章”。然而说明文则大多以平直见长,如《景泰蓝的制作》,有条不紊地向普通读者介绍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国石拱桥》,如拉家常地介绍包涵高深道理的石拱桥。然而,学习和研究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劲头。
美,从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角度去看,一方面,应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内容(即“真”和“善”);另一方面,又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平直质朴的说明文,是与其“实用”这个目的相适应的,它也有自己美学价值。
现代美学还认为,“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注:王朝闻:《文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做好这方面的“情感铺垫”——启发学生理解说明文形式与目的间的啮合性,品味平直简洁的说明方法中隐含的和艺术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
笔者曾经组织过这样一次别具一格的比赛:让人数相同的男生同女生进行等距离米的迎面接力赛,比赛结果是以男生失败而告终——因为女生是在平坦的大道上跑的,而男生是在校园紫藤架和九曲小桥上穿行的。我问男生为什么会输了,他们都说“我们跑的路不好。”我说“你们跑的路,学校可是化了大钱精心构建的,富有艺术性,怎么能说‘不好’呢?”这下教室里好像炸开了祸,对“好”与“美”的意义争论不休……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这样一个共识:目的不同,评价事物的标准也会不同。
我趁机启发学生: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管园林设计师如何醉心于通幽之曲径,驾驶员却总以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为美;无论园艺大师怎样刻意塑造龙身虬枝的五针松盆景,木工师傅对挺拔坚实的东北红松仍然赞不绝口。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虽然没有诸如欲扬先抑、扣人心弦的手法,也没有委婉含蓄的文辞,但它们平实简明,质朴无华,是文章中的“高速公路”和“东北红松”,它们这种与目的相适应的形式,有它独特的美学价值。接着,我在《眼睛与仿生学》一文中找出几个这一类的句子,要求学生试写成记叙文式句子,两相进行比较,说说原文的平直之美,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三.组织学生在参与图表教学中出新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感官参与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加上手的参与,效果更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是心理互补因素的作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实验机构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地配以编制图表、做图示等方法,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点、梳理层次、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这是它的视觉形象带来的新趣。(注:参看李长庚:《中学语文教学课型鸟瞰》,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第12页。)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说明文的内容与实物联系的直观性和结构的有序性,为图示法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般的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来表现人或事物,用图表法教学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时会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弄得不好,还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的创造性。
其次,说明文以对事物的理性说明为主,它相对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图表的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补的过程中,增添感觉上的新趣,更好地实现思维形式的转变。
有一位教师教学《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在布置预习时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课文对院子、房子、通道和印刷所关系的说明,绘制一张地下印刷所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这是一份比较困难的手脑并用的作业,同学们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发现诸如“到十七米的地方”、“垂直的隧道”、“横的隧道”、“到头儿”这些在平时看来枯燥乏味的文字,在绘图时显得多么的重要。
利用图表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更能激起高年级学生的兴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一文的教学中,为了协助学生加深对课文说明顺序的理解,笔者在布置阅读时挂出了一张“现代自然科学结构体系示意图”(图一),并说“这张图中有的地方相互关系还没有表示清楚,只要擦去几段短线和几个文字,示意反而会更恰当,看谁能很快地找到,并根据课文阐明理由。”同学们一下子来劲了,大家都投入了紧张的思考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共同讨论,最后大家都同意把“图一”改为“图二”。三处小小的改动,反映了大家对这些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过程:擦去了底层“数学”、“物理”之间的一根竖线,表示了这两门学科是交错式地共同作为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的;擦去了第二层中的“数学”和“物理”两个名词及其下面的横线,表示这两门学科既是“根本的基础学科”,又是“基础学科”,是由第一层上升到第二层并可直接为第三层“工程技术学科”服务的。同学们对图示的内容和修改本身都感到颇有新意,小小一张图,在本来比较平淡的课堂掀起了一个思维活动的小高潮。^附图{图}
四.带领学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识妙趣
文艺理论对语言有三个要求,这就是“准确、鲜明、生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诗句是美的,主要因为它的抒情爱憎鲜明,对比强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句也很美,主要是因为它的描绘形象而生动。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动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
探讨用词之妙的途径很多,有词素分析法、实验演示揣摩法,还有情境体验法、影视场面回味法、不同文体比较法等等。笔者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曾经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下列文字选自课文,请把带点的词更换成别的比较合适的词,并试作比较:①……尽打尽打,盘底就洼了下去;②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③把红铜片圈起来……”全班同学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位的词——于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苏轼曾经说过,为文“须求物之妙”,要“了然于心”已非易事,“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在上述练习中,同学们似乎才发现,原来这“平淡”之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功力,他们对说明文语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认识。——笔者把此称为“挖词重填法”。
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和异化,是十分要不得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与经验,本文所举的从内容吸引、视角转换、教法更新和语言品味等角度激趣的方法,仅是挂一漏万的几个例子,如果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径,在说明文教学中争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