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示范指导──低年级口语交际初探
修订大纲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市力和习惯。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设情境与示范指导。
一、创设情境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的活动。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附近找春天,然后我又带领学生到公园去找。学生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用心去观察,从而找到了春天。奇异的自然现象,沸腾的社会生活,壮美的自然景色,映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细雨蒙蒙,嫩芽吐绿,鱼游鸟飞,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为口语交际课创造了条件。学生有了说的欲望。但有时怕说不好,又不敢说,这时就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因为老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的爱,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抓住学生想说的动机,予以及时的鼓励,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欲罢而不能。
二、示范指导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说哪。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在进行其它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
2.以问助说,丰富内容。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学生只能说远处有山,山上有树林,近处有小河,小河旁边有柳树,地上有花和草。于是,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山。学生回答: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我又问:近处的小河河水怎么样?水里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近处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成群的小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并启发他们把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用上。这样,学生说出的内容既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自己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3.提供句式,理顺思维。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句式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远处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4.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低年级儿童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学生找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之美,我及时引导学生:春天这么美,你会想些什么,对春天说些什么?这一充满童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哇,春天太美了,我要把它画下来。”有的要用相机照下来,有的要把它写下来。也有的说:“春天你真美,我喜欢你。”学生这些感受产生于丰富多彩的情境中。真情实感的流露,烘托了主题,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5.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口语交际要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一句话,再激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话连起来,形成一段话,使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融为一体。
实践证明,创设情境与示范指导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说的兴趣也就浓了,达到了想说、爱说、会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