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教学——留出一方蔚蓝的天空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画过一幅《川上图》:一位老汉牵着毛驴过桥,桥下河水哗哗,波涛汹涌,小毛驴似乎害怕了,拼命地扭着头、撑着蹄,不肯上桥。牵驴人憋足了劲,用力拽紧缰绳不放。其实,画上的人与驴之间并没有画缰绳。
无独有偶,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6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既然清泉潺潺,那么流水必然将至十里之外;既然有6尾蝌蚪,那么山涧里必然生活着无数的青蛙。而山泉和蝌蚪又不由得让人耳边响起泠泠泉声和阵阵蛙鼓的交响乐。
没有画缰绳,却胜过有缰绳;只画了蝌蚪,却让人满耳蛙声。因为这留白,方寸之间,天高地阔,山长水远,都跃然纸上。以虚写实,虚实相生,这就是中国画的“留白”艺术。其实,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也有必要留白。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留白?又如何具体实施留白艺术呢?
一、语文教学为什么要留白?
首先,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留白。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而“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试题库”,造成大批学生“暴饮暴食”、“消化不良”,“猴子掰玉米”,到头来一无所获。学生的“知、情、意、行”,都得有个"悟"的过程,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得留下“悟”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留白
可以说,教师一吨的空洞说教,不及学生一两的自主学习。“格式塔”心理学派中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即有“空白”刺激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从而引起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空白”。教学中的“空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愉快的感受,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文中的妙境
第三,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也必须留白。
由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即输出的信息)不是“全息”,这样就形成一种“潜伏着的信息”,留白,从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传递的信息,但客观上却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逐步学会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来看,留白,可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探索、发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主动地构造知识。
二、语文教学该怎样留白?
(一)抛砖引玉,抓重难点补“留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教材特点及学生需要,本着“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精神,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艺术的补白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
例如《出师表》这篇课文有一个重点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学生朗读后问学生怎样翻译。学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我追问:“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不满现状,退隐田园“”不喜欢买弄自己的才华“学生众说纷纭。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我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我顺势出示探究题:诸葛亮“退隐”“不求闻达”辩。引导学生看人物、事物不能一叶障目,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对所学的有关诸葛亮的课文来个大检索,最后锁定《窿中对》围攻。经过寻觅,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远大志向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理由有三:1好为梁父吟。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诸葛亮和刘备的应答,有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还有学生把诸葛自称“卧龙”也用上了,说服力之强,大出所料。而我并不满足于此,仍抓住这个难点不放:作者诸葛为何这样写呢?我又让学生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有的学生马上就心领神会,原来是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积极进取就是“异志”的同意语,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诸葛这样写是避免刘禅的不信任,实属用心良苦。当然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学生若有所思,还有的不认同,不过都在积极投入思考,思维之火烈焰腾空。
还有《香菱学诗》的学习,为了让学生理解红楼人物黛玉与宝钗的不同,我还让学生思考“为何黛玉会答应教香菱学诗而宝钗拒绝香菱的拜师请求?”“宝钗为何又在不为师的情况下参与指点?”等问题,让“留白”之石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二)驰骋想象,利用插图想“留白”
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开拓读者的想象。”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依据课文插图,巧妙地设置留白,领悟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
如我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先出示文中一段文字“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认真阅读,用心揣摩杨修、曹操当时正在想什么。这样化静为动,恰似“此处无声胜有声”,以此揣摩杨修“恃才放旷、君子坦荡荡”的个性。
(三)联想回味,利用标点填“留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
如《故乡》一文,当“我”见到阔别二十余年的闰土时,我说了一句话“阿!闰土哥,——你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每个标点都值得学生去深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可创设留白:“我”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在标点处各加一句话,反映“我”当时的心情。通过填补空白,使学生从中领会“我”从兴奋——欢喜——生分——疑问、急切了解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才会蕴含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四)余音绕梁,利用结尾悟留白
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留白,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遇见他。”针对这个结尾可设留白:如果菲力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不合理的制度下,亲情被金钱奴役,人际关系异化的现实,激发同情、憎恨之情。课后再留下一篇习作《于勒来到我们身边》来对比迁移,使这种情感得到延续和升华。
一篇课文上完后,有时还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如《杨修之死》学完课文后可留白: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看看曹操除了阴险奸诈、心狠手辣的一面还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再联系所读的《龟虽寿》等诗作,体会他的文学创作风格。学完《三峡》,可以给这篇文章配一段解说词。学完《范进中举》可以让学生给范进写100字左右的评语,或写一篇读后感《范进中举的启示》,或续尾画几张配有说明的《范进中举》连环画。《智取生辰纲》可设留白: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后事如何,且看众生分解。
一堂好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这样的结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创造空间留给了课外。
(五)轮耕套种,腾出空间用“留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方思维的空间,使语文课堂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如随着教学活动的进程,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站位”,学生自读时可下讲台去巡视,学生讨论时可走到他们中间去倾听参与,有时应使讲台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场所或表现才干的舞台。如让学生上讲台发表自己的“高见”、“答同学问”、“争辩交锋”、“模拟表演课文情节情境”……黑板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空间”,但教师也切忌据为己有。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讲究一点“留白”艺术,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留些“空地”,让学生参与“间作”“套种”,使这片神奇的土地获得一茬茬大丰收。
(六)断流停顿,抽出时间布空白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因为这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主动思考,因而记忆也不深刻。我们有时要有意识地停顿,创造时间上的空白地带,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回味、记忆的余地。比如:有时可安排自学;有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有时可以“咨询解惑”(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提问,老师“答记者问”);有时可趁热打铁,当堂记忆;有时可“参读延伸”(留出最后几分钟让学生自由地参读相关资料)。设计这几个环节,为学生留出了几段相对可以独立使用的“空白”时间,确保了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时间上的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留白”是语文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向艺术学习,巧妙运用留白技法,给学生留出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春天般的活力。(肖春艳 盛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