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上)
作为语文课程一个独立领域的口语交际,大致可以区分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和“书面语的有声表达”这三个大类 。三个大类在课程内容上有“质地”的差异: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反思性”的;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形成性”的;而书面语的有声表达,其课程内容主要是“技巧性”的。反思性的课程内容好比“亡羊补牢”;形成性的课程内容好比“雪中送炭”;技巧性的课程内容好比“锦上添花”。
(一) 反思性的课程内容
在母语的环境中,学生日夜浸润在口语交际当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形成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足以应付基本的口语交际活动。然而,他们的口语交际可能有缺憾,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人际间的有效沟通。而造成沟通阻碍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交际,或不具备口语交际的技能,而是因为他们对自身存在的缺憾没有意识,甚至还误以为缺憾是圆满。日常的口语交际可以和“走路”相类比。一个乱穿马路的人,并不是不会走路,而是认识不到乱穿马路的错误和危害,甚至还以为走人行道没有必要、乱穿马路理所当然。同样,一个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不具备轻声说话的技能,而是因为他认识不到轻声说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以为音量的放大是天生自然。人际沟通中的问题,可能绝大部分是这种情况。
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种种缺憾,是自然养成的,某种缺憾也往往不为某人所独有,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太可能在日常中自然地得到改善。换句话说,是需要在语文课程里“教”的。看一个国外的课例:
● 教学目的
了解会话交际中不同风格和实用技巧,以便应付会话中出现的交际冲突。
● 活动步骤
(一)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他们给“会话打断”(interruption in conversation)和“会话重迭”(overlap in conversation)作定义,并让他们决定两者是否有区别,若有区别,如何表现。如果学生需要帮助,教师应启发他们想象在真实的交际中,人们如何涉及“会话打断”和“会话重迭”,他们如何反应。
(二) 选择一个会话主题(例如:体罚、毒品合法化、公共场所吸烟)。任何主题都可以,但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使全班学生分为人数相当的两组。
(三) 了解学生们的不同意见,将全班分成两组,将意见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内,然后给5—10分钟时间让双方准备辩论(列出论点、证据和需要用的词汇)。
(四) 从两组中各选一名学生,在教室前面面对面地坐下,让两位学生代表双方就所选主题展开讨论。但不允许在相同时间内讲话。不管他们如何激动,必须等对方说完之后才可以发言。同时请全班学生专心听讲,注意发言者的互动情况,几分钟以后教师中断对话。
(五) 从两组中各另选一名学生,也面对面而坐,让他们就主题展开讨论,但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抢着发言,不等对方把话说完,想说立刻就说,同时请全班其他学生观其言行,注意双方互动,几分钟以后停止。
(六) 让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坐下,共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 两次对话有什么不同?
● 参加第一次会话的俩人有什么体会?
● 参加第二次活动的俩位有什么体会?
● 当你同朋友交谈时你是如何表现的,是像第一组那样还是更倾向于像第二组?
● 你如何与你的老师、你的上级和你的家庭成员对话?
● 你认为你这样对话是由于你本人的个性所决定的吗?或者因为别人的个性?
● 其他人是否以你同样的方式与别人交流?
很明显,在这堂课里,既没有“教”会话打断(或不打断)的“技能”(这些技能学生已经具有),也没有“教”如何避免(或坚持)会话重叠的“技能”(这些技能学生也已经具有),当然也不是仅仅“教”会话打断和会话重叠这两个“概念”。这堂课的课程内容,是促使学生反思会话打断和会话重叠这两种行为,通过反思,唤醒学生“自觉地”谋求改善自己的日常口语交际。
一般说,越是日常的口语交际,越需要反思性的课程内容;越是高年级(已经学会了某种类型的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就越需要是反思性的。而反思性的课程内容,一般只需用较少的课时,要是我们的课程内容选择对头而教师的那一次教学又能够使学生刻骨铭心的话。即使学生故态复萌,一般也只需提醒即可。像我们有些教材那样“自我介绍”、“介绍朋友宾客”、“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等等一路“介绍”下去,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那是很不适当的。
(二) 形成性的课程内容
如果说反思性的课程内容所面对的是像“走路”这样的日常行为,那么形成性的课程内容所面对的,就是“开汽车”那样的在目前还没有成为日常的行为。可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凡是学生新接触的口语交际类型,或者在“质地”上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有较大差异的口语交际活动,都需要形成性的课程内容。一般说,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讨论、辩论、采访、演讲等,学生在母语的自然浸润中是学不到的或学不象样的,因而是在语文课程中需要专门“教”的。
形成性的课程内容,是教技能,也就是“怎么听说”。“怎么听说”,其实也就是在某一种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听、说什么”和“做什么”。请看下面的材料:
在演讲之后的问答会议上如何答话
◆ 仔细聆听人家的问题。
◆ 用自己的语言重复这个问题,以保证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并使别人也可以听到。
◆ 如果这个问题很复杂,则把它们分成若干部分;你先讲述一部分,然后再回答。
◆ 把你的回答同你演讲中的论点联系起来。
◆ 回答问题时,要简短明了、击中要害。
◆ 要核对以下:“我的回答解决了你的问题吗?”
绝对不要
◆ 使提问的人感到难堪。
◆ 辩论
◆ 辩解
◆ 虚张声势
◆ 盛气凌人
◆ 一对一的辩论
“在问答会议上如何答话”,是应该怎么说的问题。从上面的材料中不难看出,应该怎么说,是由“应该说什么”来解答的,比如要“用自己的语言重复这个问题”、要“把你的回答同你演讲中的论点联系起来”等等。应该说什么,反过来就是“不应该说什么”,因而应该怎么说,也可以具体地落实在不应该说什么,比如不要“辩论”(即不要说辩论性的话语)、不要“辩解”(即不要说为自己辩解的话语)等等。
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也可以看出,口语交际与阅读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口语交际在外显行为这一面更为突出。阅读也有行为问题,比如保持书籍与眼睛的适当距离、通过打拍子等来抑制默读中的内部声音干扰等等,这些在语文课程中也是要教的,但相对而言可以作为次一级的问题来对待,它们可以穿插在“读什么”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抽出来进行教学。但是,作为口语交际,尤其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行为是被包含在交际里面的,在有些时候行为还构成口语交际的主要方面。比如上面材料中“回答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听众”、绝对不要“虚张声势”和“盛气凌人”,这些行为有时比说出来的话还要重要,乃至决定着交际的成败。行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