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透过语言文字,体味桂花雨的“香”和作者童年的“摇花乐”。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设疑。
1.谈话: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是江南最常见的一种花,它走进了许多的诗篇,也走进了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桂花雨》,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桂花雨是怎样的?)
二、初识“桂花雨”。
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找到这令人向往的“桂花雨”?
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指生读、男女生互读。(老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读出三个“感叹号”的语气。)
读了这句话,我们明白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生答。板书:飘香的雨)
2.设疑: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要求:看看自己能不能发现课文中描写“桂花香”的语句呢?
3.学生读书,老师巡视指导。
三、赏读“桂花雨”。
1.学生交流文中描写“桂花飘香”的语句。
2.品词析句,重点指导。
出示: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品读“浸”。
①当你读这句话时,哪个词突然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②好好品品这个“浸”字,轻轻读,慢慢读,读出“浸”的味道来。
③苏州的桂花公园的桂花香飘十里,为什么家乡的桂花不用“飘”呢?用上“飘”读读。想想为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用“浸”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更能体现出桂花香气散发的地方更多。)
扩展训练:
①在农田勤劳耕作的人们,远远的就能闻到——
②刚刚放学,走进村子的孩子们,此时此刻,他们——
③远在村口池塘边垂钓的老者,也能——
老师引导学生再来读: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②教师指导: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读好“浸”字,你就能进入花香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