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2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2

教学设计   2025-01-24

第一课时

[上课]

师:(打开多媒体)今天,我们来认识沈从文及其作品。首先,请一位同学根据资料进行一番相关介绍。

生:(PPT)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他不但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而且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在湘西系列中,他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师:请同学们牢记这位重要作家的名、时、地、评、作。我们现在来学习的课文就是他的《云南的歌会》,谁对云南这个地方的相关民俗有所了解?

生: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爱情,激起劳动的热情,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等等,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

生:据说,解放前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

生: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孩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一个高明的歌手常常会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

师:大家介绍的少数民族特色真是挺可人的啊!那就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的抒情笔触,一起来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先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读完后能够说出自己通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印象。(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大家读得很认真!老师先了解一下其中若干读音的把握状况(ppt出示)!

生:(读一读,写一写)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师:不错!注意了正音,再请解释下列词语。

生:(据ppt提示)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师:这些字词都比较常用,请注意考察所在的语境!就刚才读得了怎样的印象,谁说说自己的整体感知?

生: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生:以老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山野对歌;山路漫歌;金满斗会。

师:很好!还有吗?

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四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总起全文,点出云南是诗歌的家乡,为下文描写云南的歌会作了铺垫。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山野对歌,手法是以人衬景;第4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山路漫歌,手法是以环境衬人;第5自然段是第四部分,写村寨传歌,手法是点面结合。

师:说得很到位啊!这样,我们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及其特点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了。纵观全文,作者对云南的歌会十分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生:云南的歌会是一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作者热爱之极,所以,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师:是的,描写中特抒情。那么,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多角度地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场合写“对歌”,注重对唱歌人的描写。第二个场合写“漫歌”,注重对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的描写。第三个场合写“传歌”,因为所介绍的“金满斗会”比较热闹,所以作者注重对场面的描写。

师:展开谈谈好吗?!一个一个“场合”地具体分析一下!

生:我先说说第一个场合里对唱歌人的描写吧。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作者这样刻画她唱败了三个对手之后的动作、神态:“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显得轻松快乐”,除了体会到这位歌手的轻松快乐之外,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她的几分自豪。接着作者就“这种妇女”做了总结,即“多的是”,会令读者们羡慕不已。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描写这类妇女的性格特点:“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从外貌看上去就是一位干净利索人,她们不仅唱歌在行,而且打秋千也很出色。寥寥几笔,就让我们对云南的妇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不禁打心底萌生出几许赞叹。

师:嗯,算得是个示范!还有两个“场合”呢?!

生:我来说说第二个场合注重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第4自然段描写赶马女孩子唱山歌,与上一场合不同之处,就是没有着重对女孩子本身进行过多描写,而是着意描写了她们周围的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描写出云南美丽的风光。特别对充满生机的山鸟的描写,更增添了“漫歌”独有的特色。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云雀群与女孩子们的唱歌相互应和。或悠扬或质朴,鸟儿与女孩交相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师:解读得挺好!继续!

生:我也说说“金满斗会”的场面描写。“金满斗会”的发起人是“村子里人”;地点,就设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长屋廊下”;人员,有“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妇女占多数”,参加者大多为普通村民,但打扮得是珠光宝气,银光闪闪,像过年一样,“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时间和形式的安排,“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这个场面与前面的两个相比截然不同:第一个场合实际上就是“独唱”,尽管是对歌,也是要一对一的独唱;第二个场合是“小合唱”,几个赶马女孩子走在山路上,随意地悠闲地唱着山歌;而这个场合是“大合唱”,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的曲子,那声音“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因此,这个“盛会”显得隆重而热烈,并且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师:山野对歌,生面别开,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即兴的自由歌唱;金满斗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是展览民歌的大课堂。各个场合均可相对独立存在,老师愿意和大家一道分别鉴赏这三个语段,藉以揣摩和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也要学习其中的人物、环境以及场面描写,相应地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希望大家踊跃畅言所见所感!好,请注意第一个场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一遍!(学生自读2~3自然段)说一说,你对哪些“特别关注”的细节有独到见解?

生:这一片段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师:是这样啊!能不能特别注意到“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

生: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生:文中对唱歌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生:参与对歌的多是年轻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师:我就接着“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问个问题吧!“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这句话中的“多”字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多”字不能去掉。“多”是表示约数的副词,这里表示大多数,并不指代全部。如果去掉,语言则显得不准确。

生:“多”字表示一种数量范围,如去掉“多”字,则与“也唱其他故事”不符。

生:“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他内容,因此“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师:沈老用词准确,大家把握得也很准确!我们再来看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二”。自行比较阅读,之后讨论交流: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自读)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师:怎么样?发现各有其妙了吧?

生:第1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这里直接描写了人物的肖像(面容、牙齿、衣饰等),工笔刻画真实细致,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第2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其中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

生: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

师: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直接的,间接的;语言朴素自然的,浓墨重彩的……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

生:(齐声)让人物符合自身的特点,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有悟性!(小结)《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别开生面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课时的所知:(ppt演示)

三个场合 方 式 特 点 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感受

山野对歌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提问(猜谜音乐)

互嘲互赞

其他故事

才情智力比拼

唱歌人对民族风俗的热爱之情

山路漫歌 自由歌唱 自然成趣 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金满斗会

民歌课堂 盛况空前

气势壮观 唱歌的场面

虽说是三个场景的歌会,但每个场合又都运用了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描写。第一个场合是“对歌”,先是整个介绍对歌的情况,人们来自四方,都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然后抓住一位年轻妇女加以特别描绘,她唱败了三个对手,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又如第三个场合是“传歌”,同样先是介绍“金满斗会”的场面,盛况空前,男女老少全来参加,传歌连唱三天,妇女们打扮得像过年一样……最后着重描写了一位年过七十的老者,“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以此来反映老一代的智慧和热情。点面结合的描写,使我们不仅对歌会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对歌会中人们的表现也留有深刻的印象

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的阅读务必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认真品析词语、句子,从中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请大家继续思考探究:课文第4自然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下课]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很高兴在“课前一支歌”里,大家唱起了民歌,是受《云南的歌会》影响了吧!现在我来提示一些歌词,看大家能否指出其所属的民族!“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

生:这是维吾尔族民歌。

师:“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生:这是蒙古族民歌。

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生:这是藏族民歌。

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生:这是台湾的高山族民歌。

师: “都知道哇?!”行啊!换个节目,我说几个句子,其中的部分语意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的,请你指出这个成语来。“这是种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形式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

生:“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形式”是成语“别开生面”的意思。

师:“也唱其它故事,从古代的唱到现代的,引经据典……”

生:“从古代的唱到现代的,”——贯穿古今。

师:“那次听到一个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像哑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生: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师:“这种年轻女人,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生:句末取代为“若无其事”。

师:嗬!可以嘛!再听抢答题:《云南的歌会》选自——

生:《沈从文散文选》。

师:据说原文另有标题,原文的标题是——

生:《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跟马沾上关系咯。课文第4自然段写“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却用许多笔墨描绘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尤其是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呀?作者这些处理的用意何在呢?

生:这是给“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情趣。

生: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

生: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

师:说在点子上了。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山坡树林,写化,写鸟,写人,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来,再读一遍第4自然段,加深一下印象。(学生自读)练习练习?!如果给这个语段拟一个小标题的话,最好是——

生:赶马女孩的歌声。

师:唔,好个偏正短语:中心语和限制成分都很妥贴。能够最概括地指出唱歌人所处环境的特点吗?能够用一句话阐明这样描写的作用吗?

生:天蓝,花美,鸟鸣悦耳。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师:多么精炼的动宾短语啊!简洁而确切。“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这个句子有什么意蕴嘛?

生:这里有意写报春花的颜色——天空似的蓝,写出了云南山路上天地相互辉映的特色,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亲切美。

生:它从视觉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报春花颜色纯正,能够给人以美的感觉。

师:有花香必有鸟语,文段中特别写云雀了。“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钻去,仿佛一直要钻透蓝空。”其中一个动词用得特妙!

生:“钻”。

师:有眼光!“钻”,妙在何处?

生:一般情况下,鸟儿出现在文章中大多是以美丽可爱的形象展示的,读起来多少有些乏味。而这儿,作者却用“钻”字显示云雀这种鸟儿活泼灵动的形象,充满了活力;并且蓝空的浩大与云雀的渺小形成了一个落差。渺小的鸟儿要钻透庞大的的天空,“钻透”一词也更加炫示了生生不息的青春之美。

生:“钻”字写出了云雀飞时的冲劲和猛劲,也写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征。

生:写出云雀高飞直上云霄的情态,突出了一种力量感。

师:说道云雀,我联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云雀来了,鲁迅先生是怎么写云雀的?

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师:比较比较,两处有何异同呢?

生:沈从文用“钻”字,表现了云雀向天空中飞的一种动态美和力量美,可以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云雀飞掠的速度是多么迅疾,也可以使读者想像到云雀那矫健的姿态。鲁迅用“窜”字,与本课中的“钻”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生动体现了鸟的动态与情态。不同的是,此处的“钻”更多地凸显了鸟飞翔时的力量美,而“窜”字则更多地展现出鸟飞翔时的速度快。不管怎样,两者都是仅仅用了一个字就将鸟的“造型”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师:动态动态,有“动”就会有“态”,你抓住“态势”所言,很能说明问题。现在,我又想到朱自清笔下写春草的一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生:《春》中的句子。

师:这句中也用了一个“钻”字。同样是“钻”,怎样看待这两者之间呢?

生:中的“钻”体现了云雀飞行的速度之快捷,而朱自清笔下的“钻”则是体现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畏土地那严实的覆盖,破土而出。

生:两文中的“钻”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事物迸发时的动态,都表现出事物各自的特征。但《春》中的“钻”侧重于突出小草萌发时那种不可抵挡的生机,本课中的“钻”则侧重于突出云雀飞行有力的特点以及云雀的习性。

师:很好!辐射思维迅速聚合。再想:语段结尾写到“在这种环境气氛里”的“这种环境气氛”指的是什么?

生:树林,开满杂花的山坡,各种鸟鸣声,明丽的天空……

生:“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师:大而言之,则不外乎后面圈定的这段原文所描写的话;具体所指,前者强调的花花鸟鸟都是。最后一句“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对歌声由衷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力作者对优美山景及女孩子歌声的浓厚的兴趣。

师:句中有组关联词语“不论……都……”表条件关系,请用以造一个复句如何?

生:不论我们怎样竭力描绘,都不能完全道尽山路漫歌的优美环境。

师:的确也是啊!我们努力吧!请用“我发现……”的句式,畅谈你在段中发现的美点,尽情发挥!

生:我发现,不论是什么花儿,都急于显示大自然的墨笔。

生:我发现这儿一处描写很特别:“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鸟儿好像不怕人,说明了云南人民对鸟儿的爱护,也说明了云南人民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大自然与人们的和谐,文中处处流露出和谐的美,创造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有嚼头:“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喜欢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这种鸟本来是不喜欢鸣叫的,却因了云南这个歌的家乡,鸟也为这淳朴的氛围所感染,唱个不停,突出了云南的歌的感染力强。

生:此题我用排比句来完成——我发现了一件美丽的连衣裙,由果树、柞树、竹子染成的绿底,跳跃着野花的彩点儿;我发现了第二片蓝天,那一片粉蓝色报春花,用它们的微笑,造出了大地上一方纯净;我发现了一群天地的精灵,用它们灵活的飞行技巧,划出了流星般的美丽。(赢得一片掌声)

师:我发现今天大家的思维很活跃!生动的场面,生动的语言,生生动感了我们的脑筋。保持这份生动,我们再到更加生动的“金满斗会”看看?!请读第5自然段。(学生自读)在这个盛会上,参加的都有哪些人?盛会的作用是什么?

生:男女老幼,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集会表面是避疫免灾,但主要是传歌,把老一辈的民歌传给下一代。

师:“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一说好不好?

生:参加盛会的有做不定活计的妇女,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等。盛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起到一种避疫免灾的作用,更主要的作用是传歌。

师:主要作用在于传歌的“金满斗会”,其演唱方式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演唱方式:百多人集合在一起,六人围坐一桌,轮流低唱歌曲。演唱内容:一般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的曲子。

师:“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的意味。”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生: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比作有形的松涛,借描绘松涛刻画出声音虽小,但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生:也写出了场面的壮观。

师:“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如此。”这一句中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生:“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与会的人多,歌的题材广泛,人们的热情高潮等。

师:“高潮”?“热情”还是说“高涨”合适些。参加“金满斗会”的众人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或那一种人?说说你的理由。

生:年过七十,牙齿早已脱光,却十分热情的吹鼓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年纪和他与会的热情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正是这种热情才使得这里的乡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生:我也觉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位老者,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对“金满斗会”仍有着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可是民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这儿也表现出这位老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

生:我喜欢“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跳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这类人。他们虽然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但从他们参加这次集会来看,他们都是唱歌的好手,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师: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善待生活,善待人生。还有吗?

生:我认为是“占多数”的妇女,她们衣着光鲜,银光闪闪,显然做了充足的准备,表现了极高的热情。

师:噢!看来“热情”参与是加深大家印象的关键。为了加深对整个语段的印象,请大家再次发掘本段的亮点!

生:这段的首句:“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这句中的“最”字用得最好!在文章的前面已经写到了两个比较大的歌唱场景,即“山野对歌”和“山路漫歌”,又因为“最”字一般形容几者事物比较后所得出的其中最好的,这就说明“金满斗会”比前几个场景还要盛大,还要好玩,还要有意义,也使得文章的层次之间自然地完成了过渡。

生:本句总领全段,“最”字也突出了“金满斗会”的热闹。

师:“最”字用得好!继续交流!

生:“十年难逢金满斗。”——这句话很巧妙地引用小时候听到的老太婆的口头语来结束全文,机敏地表达了作者对云南民歌的赞叹,又有机地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生:我欣赏这个句子:“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下去。”——句中用“脱光”一词,写出了老人年事已高,老人的热情参与,更好地展现出“金满斗会”的热闹场面,同时又和上文一起点面结合,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写出了歌会的悠久传统和长盛不衰。

生:“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这个句子中的“东西”一词,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见出作者行文的幽默;二是联系前文来看,“东西”在这里似乎不仅仅指传歌了,也许还有别的东西。

师:这么想也不错!对村寨传歌的目的,或者某些句子的含义,即便到了课外,我们也还可以自由地深化探讨。现在我想请问: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此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要怎样才能像作者一样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学生交头接耳)

生: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我们身边也有。

师:举例说说。

生: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划采莲船。

生:蚌壳精舞,秧歌队,腰鼓队。

生:海燕文化中心户的歌舞演出。

生:街舞……

师:哦——说起来样式不少嘛!那就这样吧,各位先认真调查收集一番,采访研究一通,欣赏领略一阵,比较若干,分析透彻,不论民歌、民谣还是其他什么,最终归结出各自的特色,准备成系统资料。同时,结合阅读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切合自己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介绍本地民俗节日的文章。我期待很快能够读到脍炙人口的佳作哟!还有什么困惑吗?那就请将再三读透,欢迎大家随时与我探讨文中的新发现!就让沈从文先生的文风影响我们的读写创作好了!(学生自主研读)

[下课]

淡然煮课

——教后小记

第一节接受全校同行听课,属于学校电教活动月第二阶段安排使然,不敢妄称展示,只有再次贻笑大方了。课是接着第一阶段已经作过的第一课时上的,在基本了解文章内容的起点上主要进行语言品析。

课前,在学生们唱歌的预备期间,我让文艺委员领大家哼几首民歌或山歌,以期调节一下气氛,看来学生们确实对这样比较“民族化”的声音不甚了了,每每一两句过后就焉然走低,换一支再如此,几近搞笑。我当然要随机转场,在试问各歌的民族籍属之际,转入《云南的歌会》。通过多媒体的ppt播放,线性地回顾了第一课时的内容,然后检查了本课涉猎的文学常识、成语、主旨、结构,以及第一场面的语言咀嚼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算是“温故”吧。接下来就该“知新”咯,落脚于第二、三俩场面的解悟,企图经由鉴赏品味来消化语言精髓,吸取语言营养。办法很老套,一个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字词句篇之间捕捉亮点咂出自己的感觉。此前的备课中,我对各段都是拟好了几道指引思路的训练题的,用以拨开学生的思维后,便要求他们以“我发现……”的句式阐述己见,尽量搜尽文段的美点,使发现力、分析力、表达力等能力都得以锻炼或发展。因为我一向是喜欢课堂即兴发挥的,所以在研究“钻”这个动词妙用的时候,由此处的云雀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云雀,由云雀的“钻”联想到了朱自清笔下春草的“钻”,宕开了又收回,总是要藉由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期望形成学生良好的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呢,学生若有兴致,说道也挺到点子上,我是务必及时肯定这一表现的。类似的“聚散”还有几回,搞得接近下课却似乎还不见公开课那明确的教学板块一般,但我不在意这个,原本就是习惯于这么“一锅煮”的,无非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煮”一番而已。

来不及收束结课,拖了一会儿堂让几个兴致勃勃的“发表欲”满足一下就草草下课了。下一堂课换了讲主,我也得去学习,我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了。陆续听了几句褒评,我认为是“恭维”,呵呵一笑,毕竟又过去了。

点击显示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2】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92172/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