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战争
学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我问学生:“《卢沟桥烽火》写的是有硝烟的战争,《半截蜡烛》写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又写了什么呢?”
话音刚落,班长沈理想就率先站起来:“不就是写聂将军对两个日本小姑娘宽容大义吗?”我摇摇头,说:“课文真正写的是聂将军对战争的正确认识。”“对战争的正确认识?”孩子们满脸疑惑。
看着他们疑惑的样子,我笑了,说:“聂将军为什么会说‘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而他们的后代‘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呢?因为聂将军认识到战争本身是残酷的、血腥的,是统治者发起的,日本人民只是日本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政治利益的战争工具。况且两个孩子的父母因战争而死,孩子是无辜的,也是受害者,所以才会有‘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并要战士们好好照料,决不能伤害她们。”听了我的讲解,孩子们心中的疑惑似乎解开了一些。
我接着说:“第五自然段,聂将军写给日本官兵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日本人民为敌。’这不但是聂将军对战争正确认识的表现,同时也表达了八路军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本着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是一种基于对战争正确认识基础上的态度,是对自己观点的坚持。那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聂将军关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的行为呢?”我的提问又一次使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还是因为它能表现聂将军对战争的正确认识。”一些学生小声地议论。
孩子们的议论让我高兴,说明他们在积极思考,但不深入,还需要引导:“关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是聂将军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着自己对战争的认识。”
“噢,老师,我明白了,因为聂将军正确认识了战争,所以才会这么精心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班长沈理想兴奋地说。
“讲得真好!”我不由自主地称赞。为了使孩子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我继续提问:“课文为什么还要写日本孤女四十年后的感谢、报恩行为呢?”
问题一出,不少孩子举起了手:“因为聂将军四十年前对战争有正确的认识,才会有他关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的行为,才会有四十年后美穗子对他的感恩,才会有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我对他们的回答非常满意,大声喝彩:“大段的排比,说得真好!”随后,我深情地说:“孩子们,《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让我们了解到战争的残酷,《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警醒我们要正确认识战争。我们期待世界永远和平,永远美好……”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