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成语的解释
基础知识
2025-02-15
【成语】:袍笏登场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简拼】:phdc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处】: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示例】: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近义词】:走马上任、逢场作戏
【反义词】:告老还乡
【语法】:作谓语;指上台做官
袍笏登场 成语接龙
【顺接】:矮人看场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驰骋疆场 春梦一场 独擅胜场 粉墨登场 各擅胜场
【逆接】:秉笏披袍 方巾长袍 割须弃袍 割须换袍 葛巾布袍 擐甲披袍 诗成得袍 裰领道袍
【逆接】:袍泽之谊 袍笏登场
点击显示
【袍笏登场成语的解释】相关文章
成语小水长流的解释
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专练题及答案二
如何用爱戴造句
张望的造句
荒无人烟的反义词
地动山摇的近义词
成语蓄锐养精的出处
小升初语文文学知识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成功励志故事
心跳的解释及造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94458/
上一篇: 鸿门宴的解释及造句大全
下一篇: 因地制宜的近义词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