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分析” 强化“综合”对语文教学思维方式的思索
一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一位仁兄提出,同是语言教学,为什么语文比不上英语?看那些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劲头普遍不足,而英语学习努力有加,不敢掉以轻心,而且大有取语文而代之之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也有语言教学的起步阶段与深入阶段之间的区别,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建国以来,长期的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的误导,而今这种误导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向前进的最大障碍之一。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中国的语文教学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是成功的,以后就越来越不行。因为小学三年级之前语文学习重在识记汉字,小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很强,进步明显,父母欢喜。以后,讲授、分析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甚至达到“满堂灌”的程度,语文学习也就越来越失败。鉴于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识之士大力推崇诵读法,强调语文学习要多读多背。“人教社”新推出的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明显增加,尤其是文言文,几乎是每课必背,这样做可以说是一种“返朴归真”。
强调诵读,并不意谓着不要分析讲解。否则语文教师队伍大可解散为是,关键在于如何分析讲解,采用怎样的思维方式。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五·四”运动时间,胡适、鲁迅等人也认为汉语太模糊,想改造,当时很多人都持这种意见。(我们现在看来,这种改造大可不必)季羡林先生说:“所谓‘模糊’是要求人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费点脑筋,考虑考虑。再拿语言作例子。读西方语言写成的书,变格、变位清清楚楚,不必左顾右盼,就能够了解句子的内容。读汉文则不行,你必须左顾右盼,看上下文,看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正了解句子的内容。一言以蔽之,使用汉语的人,于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我认为这正是东方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突出的特点。我把这种整体概念,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称为‘综合的思维’,与此相对立的是西方的‘分析的思维’。这两种不同的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模式,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基础。”①拿季先生的这番话来观照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恰恰是在思维的方式这个学习本质性问题发生偏差,拿“分析的思维”方式来指导汉语的学习,结果是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甚至出现 “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英语学习就不同,拿“分析的思维”方式指导英语学习,路子对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差。
以“分析的思维”方式指导语文教学源于西方一些教学方法的引进,表现为肢解课文,割裂知、情、意的统一,追求语法知识的系统性与超前性,这在名目繁多的应试练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语法中修辞知识,小学这样讲,初中这样讲,高中还是这样讲,学生能不倒胃口吗?开讲课文,无非是介绍背景,概括段落,分析写法,几乎千篇一律。这种“分析法”还延及文言文教学,教师大讲词类活用类型、句子倒装类型,把本来应该在大学中文系里才学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全灌给学生,可是学生实际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迟迟不见提高。“感知音之难遇”中的“之”在句中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还是作结构助词“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固”是定语后置,还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些问题是否非要弄个一清二楚呢?能弄一清二楚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长此以往,不仅败坏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看问题简单化、片面性的后果。
现代教学论强调整体发展观。程红兵先生认为,整体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特性之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也来个“反朴归真”,以“综合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思维模式,培养“整体概念,普遍联系”的习惯,如此,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被动局面,走入一片新天地。
二
我在上面讲到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出现偏误,过于注重理性分析,除了受西方语言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之外,还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国内学者郑敏教授说:“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明在强大富裕的路上疾驰,价值观念经受强大的冲击,科技的惊人成就使得人文科学黯然失色。为积累财富所需的知识和理性活动成为文教界所重视的,而诗和想象力由于其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上的优势而受到忽视,前者雪莱称之为钻营的本领,诗人意识到物质的丰富并不必然促成文明自低向高发展。”②在我国,情况也类似,在20世纪,我国“除了反抗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之外,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在1949年以后,更是明确提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现代化。我们所说的现代教育实际上就是为实现这一现代化目的服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导致了“重科技,轻人文”、“强调理性,压抑非理性”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形成。③自然科学推崇理性的分析,强调“技能的训练”。在这个大环境中,语文教学难免跟着走,课堂上充斥着各种分析,“训练”一词常挂在人们嘴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有取“积累”、“感悟”而代之之势,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猛然醒悟,机械的训练削弱了人文素养,压抑了创造性,提出了“积累——感悟——运用”的教学模式,取代现有的“以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
假如能够实现这一转变,无疑是一大幸事。但是,我们考察实现转变的社会基础,不免又忧心忡忡,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人文科学的天地越来越狭窄。有专家认为,九十年代市场经济是二十世纪以来,继五 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之后,对读书的第三次冲击。在我们这个纷扰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分析的思维”占着主导地位。“积累、感悟”正渐渐丧失它生存的土壤。众所周知,“积累”“感悟”是“慢功”,有的文章或语句甚至要化一辈子的时间来感悟。记得上海师大一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少年时背秦观的名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直到中年,他被打成“右”派,下乡劳动改造,在一次劳动的间隙,偶然才领悟“柔情似水”的真正内蕴。不少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中学生要多背名篇,理解不了,先背下再说,等以后慢慢去体会。“即使暂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④教授、专家们的意见自然切中肯綮,但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样的耐心。中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数、理、化、英语的学习中去,即使迫于压力,硬背几篇,也很快便忘了。而背诵的规律是,如果要记忆长久,得反复朗读、自然成诵,但他们哪来这么多的时间?文革之前,中学生数、理、化的学习任务比现在轻得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的东西。现在形势不同了,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阅读的面越来越小。他们一天到晚,埋头“题海”,差不多已被训练成解题的机器。这与课程的设置与应试大有干系。我国的中学数、理、化课程,远比西方国家同年级的来得艰深,(我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学生智力资源的浪费),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在武汉谈论中外基础教育时说,目前中国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内容深而窄,难度应为世界第一,小学数学课本深度高出国外两个年级,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远远落后于欧美。据朱慕菊介绍,我国教科书难度大及应试教育的高压使学生厌倦学校。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已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国家将围绕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总体要求,进行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我们看高考试题,即使是文科,也偏重理性分析、也就难怪学校、社会不重视不能多“扒分”的语文科了。
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不尽人意的局面,必须限制“分析的思维”,强化“综合的思维”,实现语文教学的“反朴归真“。而这一切,还有待于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有待于中学课程设置的全面改革,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注:①季羡林《朗润琐言》P.103 上海文艺出版社
②转引自《朗润琐言》P.95
③ ④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 载《语文学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