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一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徐闻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奥秘(b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D.滞留(zhì) 粲然(càn) 酒肆(sì)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搓捻 繁衔 肖声匿迹 B. 企盼 尴尬 文质彬彬
C. 幽默 迁徒 藏污纳诟 D.菲红 管束 暗然失色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两个平时一见面就吵架的人今天居然相安无事,真让人奇怪。
B、我们个人所取得的任何成就和学校的辉煌历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C、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2分)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6、综合性练习。(4分)
为响应市区“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的号召,班里举行了以 “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了解到社会上有很多需要大家帮助的弱势群体,从而慷慨解囊,积极捐款,学会关爱,奉献爱心。
(1)假如你是班长,要求你为这次活动安排两个环节,你将会安排哪两个环节? (2分)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口号。(2分)
7、古诗句默写。(6分)
(1)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2) ?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一文,回答8-12题。(20分)
(1)飘色,这种造型艺术在雷州半岛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据《梅菉志》记载,吴川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看到沙湾的飘色,造型优美,很有韵味,受到启发,回来亲手制作,经过多次琢磨、探索、实践,最后获得成功。他把此技艺传给儿子陈寿全。陈寿全一番磨练,青出于蓝胜于蓝,并招徒授艺,飘色这种艺术因此得以在吴川境内传播。
(2)对“飘色”一词的来由,有各种解释。有的说,飘色的得名,是由于最初设计、制作出来的哪吒出世》中的小哪吒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飘色”;有的说,飘色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即“转色--板色--妖色--飘色”,飘色,是指屏上的人物。这些说法都见仁见智。概括起来,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故有“飘色”之谓。
(3)飘色的制作巧妙,技巧独特而高超。一般每台飘色有两层以上,立在台面上的人或物,叫做“屏”,定在屏上的人或物,叫作“飘”。屏和飘都靠一根色梗支撑着定型。色梗最初用木桩,后来用钢筋焊接起来。支架上凌空的人物,踩着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制作巧妙还表现为一个小小的支点,竟能支撑起一个人来。这里有力学的原理,也有平衡的原理,没有极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不能成就。其人物形象,是按照戏剧中的人物来设计和装扮的,色板上一个个神采飞扬、飘然而立的人物,腾云驾雾似的,引人入胜。《唐僧取经》中姿态、神韵各异的师徒四人,逼真如亲临;清纯脱俗的“碧波仙子”,引来观众惊羡的目光;《白蛇传》中的许仙娘子丰姿绰约,她抱着的小孩在空中撒尿的情景,赢得观众如雷鸣似涛啸般的喝彩声……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着一幕精彩的剧目或故事。现在的飘色,已由过去单一的铁工、木工制作,发展到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
(4)飘色中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身材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和年龄大的都不适宜。大多是挑一些身段适妙的年幼艺人(多为四至八岁小孩)充当。上架的小孩都是提前几天选出,一般情况下,在游展那天,上架的小孩要在早上5点钟起床、化妆、上架,约10点钟开始游展,直到下午5点多才能下架。上架小孩当天不能吃饭,只能含花旗参提神。据说被选上的小孩都是“旺相”,因而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
(5)番禺沙湾的飘色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今天仍停留在一屏一飘上,还是用人抬着色板的。而吴川的飘色已发展到一屏四飘,由几个人用车推发展到用机动车装载。色板上的人物,也发展到10多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掘民间艺术,成立了飘色艺术研究会和民间艺术协会。每逢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飘色游展,他们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如《计划生育好》、《参军光荣》、《奥运夺魁》等飘色,深受群众欢迎。吴川的飘色,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文艺晚会展演。因其造型优美、惊险,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而受到观众的赏识和欢迎,还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隐蔽的艺术”。
8.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吴川飘色艺术? (4分) 答:
9.第三段为什么说现在的飘色是“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4分)答:
10.第一段中“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11.第五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2.据你所知,湛江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例。(4分) 答:
(二)阅读《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一文,回答13-17题。(20分)
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
(1)开学三天后,我如愿当上了班长。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充满自信。
(2)我希望一个班级能有好的团队精神和面貌。当天下午,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打扰各位同学几分钟,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我决定在班里开通飞信。”
(3)“什么是飞信啊?”前排,一个短头发的女生问。
(4)“就是综合通信服务啊,可以实现互联网和手机间的无缝通信服务……通俗点说吧,就是可以群体使用的短信息,免费的,就像QQ群,我们班先建立起自己的飞信群。”
(5)短头发的女生吐吐舌头,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半开玩笑地说:“我从小县城来的,消息不灵通。”好多同学笑起来。我也笑了笑说:“如果大家都明白了的话,把手机号报给我……”
(6)我的话还没说完,听到有个男生问:“必须要用手机吗?”
(7)“当然,不用手机怎么发短信?”我不解地向后看去,问话的,是个皮肤微黑的男生,瘦瘦的,但是眼睛很亮,唇角微微上扬,有点倔强的表情。但是我没想到那个男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没有手机。”
(8)“去买一个啊。”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9)“我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穷,家里还有奶奶和妹妹,母亲身体不好,一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在城里做建筑工。我上大学的学费是父亲借来的,在大学里怎么生活下去,还要靠我自己,所以对不起,虽然我热爱我们的班级,但是班里的飞信群,我不能参加。”说完,那个男生朝外走去。
(10)我愣住了,而此刻,全班同学,也都鸦雀无声。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普通的蓝色运动装,白球鞋,街边小摊的廉价物品,做工粗糙……而裹在这样劣质运动装里的背影,却依然挺拔。
却依然挺拔。
(11)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效。
(12)第二天,我在教室里挂了一块黑板,我说:“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会写在黑板上通知大家,请大家留意!”然后,走到教室后面,走到那个拒绝了我并敢于承认贫穷的男生面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弯下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13)教室的某个角落,发出了孤单的掌声,很快,掌声多了起来,连成了片。
(14)我抬起头的时候,那个高高的倔强的男生清亮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15)这一天,是我18岁生日,虽然我收到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是我知道,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
13.通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脉络,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自信→优越感→( )→( )
14.第(10)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答:
15.第(13)段运用了侧面描写,你认为在这里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你怎样理解“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这句话?(4分)
答:
17.如果小说第(11)段改成“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不屑、耻辱,甚至有一种愤恨。”会有怎样不同的结局?请简述改动后的故事结尾。(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8-20题。(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猛浪若奔( )(2)从流飘荡( )(3)好鸟相鸣( )(4)经纶世务者( )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
20.点名文章主题的句子是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21-23题。(6分)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2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的一项是( )(2分)
A、然后可以有得尔:收获 B、其义自见:同“现”,显现
C、自晓其义也:知道 D、心到最急:着急
2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
23、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请用文章原句答,2分)
答:
(三)阅读诗歌,回答24-25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杜牧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4.这首诗歌有两处使用了典故,请找出来。(2分)答:
25.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暗含什么哲理?请简要回答。(2分)
答:
四、作文。(70分)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徐闻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 (2)B (3)D (4)D (5)D
6、(1)观看有关贫困地区人们艰苦生活的录像;谈谈活动感受。 (2)示例:捐出一周零用钱,表达一份关爱情。
7、(1)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一)阅读《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一文,回答8-12题。(20分)
8、飘色的起源、得名、制作、人物挑选、发展。(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
9、因为①飘色取材于剧目或故事,具有戏剧色彩:②美术性表现在注重色彩和造型;③观众不明其中的奥妙(或:观众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具有魔术表演的特点;④还像杂技一样讲究力学原理和平衡原理。(每方面得1分,不按顺序亦可。)
10、不能去掉,因为“相传”一词说明了关于吴川飘色的起源与传播的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去掉,就变成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语气变得肯定,“相传”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举例子,详细具体地说明了当地政府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
12、遂溪醒狮、东海人龙舞、雷州姑娘歌、雷剧、吴川泥塑等。(答对一个得2分,共4分。)
(二)阅读《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一文,回答13-17题。(20分)
13、自责;真诚、成熟。
14、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表现了男生虽家境贫困,但性格倔强、自尊、不卑不亢。(意思相近即可)
15、描写同学们的掌声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形象,是对“我”的一种赞赏。(抓住渲染、衬托、赞赏,其中一点即可)
16、点明主题,男生感动的眼泪,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男生感动的泪水,让“我”学会了成熟、理智地处理事情,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言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17、示例1:“我”坚持使用了飞信,只有那个农村男生没有参加,我们渐渐地也疏远了他。
示例2:开学的第一件事就草草收场,同学们不欣赏“我”的傲慢,“我”的威信也大打折扣。(结尾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8-20题。(10分)
18、(1)飞奔的马;(2)顺、随;(3)互相和鸣;(4)筹划
19、(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就像飞奔的马。
2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喜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二)阅读文段,回答21-23题。(6分)
21、D 22、心都已经到了,难道眼口还不到吗?
23、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三)阅读诗歌,回答24-25题。(4分)
24、“闻笛赋”、“烂柯人”。
25、暗示了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