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案设计   2025-01-04

〖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识记理解“哗众取宠”“钦差大臣”“谬种流传”等词语,学习辨析成语中语素的意义。

2.技能目标:分析运用

(1)议论文段落层次的安排,段落的展开

(2)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3)学习辨证分析的方法。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风。

〖教学设想〗

这个单元是高四册的一个重点单元,议论文的学习如何深入,如何体现与初中议论文教学的不同,如何突破论证方法.论点论据这一刻板程式,我想高二的议论文教学应更注重于作者观点的形成和观点的表达,侧重于思维的训练,在读写中要突出对议论文的“格的突破,即议论文并不是死板的三段论式,也不是就只能是板起脸来说大道理,更不只是名言事例的堆砌,而是一种表达人们的理性认识的一种文体,同样具有无限的变化。

1.教学重点:学习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和文章的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深入领会课文中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简介课文背景。

2.熟悉课文。

3.按“三段式”分析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

一、背景简介。

1.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2.本文是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学习文件。

3.延安整风是对过去几次“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清算。

4.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整顿三风”,即: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当时,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

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

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

二、预习检查。

1.课后练习五

总结:注意辨析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2.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情况而写的?

理解议论文的针对性

3.“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指谁?改造的是怎样的学习?

三、快速阅读。

(一)要求:理清作者基本的观点与论证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拟出内容结构提纲。

(二)快速阅读检测

1.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点列出作者认为要改造的理由。

3.如果不改造会怎样?

4.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5.你认为本文在论证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由学生在课上自读,批划重点,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本文作为一个报告是由前言和四个部分(采用“分段标号”的形式)组成,请给四个部分各加一个恰当的标题,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或一句话,要求简明扼要。

2.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又可以找到基本的结构形式,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请按三大块列一个简要提纲。

可用15至20分钟让学生自读作答。

三、论证结构。

按照上述提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加以比较,教师最后讲评归纳。

1.本文四个部分的概括。

本文四个部分如加一标题,应当怎样概括呢?

提示:这种概括,是为了浓缩每一部分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是越简练、越明确、越贴近课文越好,不必另起炉灶搬用名词术语来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原词,能用一个词决不用一个词组,能用一个词组决不用一个句子。

根据这个原则,以下面的概括为好: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

第二部分,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概括,允许有学生不同的概括方式,如按实质性概括,以下的答案也未尝不可:

第一部分,理论和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第二部分,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三大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不同学风的比较。

第四部分,转变学风的具体提议。

2.本文论证结构。

本文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如按“三段式”来划分,应该是怎样的形式呢?

提示:一般地说,本文的论证结构可以这样表示:

引论——前言(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第一、二、三部分(具体论证)

结论——第四部分(结论)

四、精读训练

(一)

1.第二段共七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中心句是?

2.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这一中心句的,用什么材料,请概括。

3.文段中有哪些表示材料安排顺序的标志性的词语。

4.文中“深刻”与“丰富”两词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5.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二)

1.“我们还是有缺点的”缺点指什么?有哪些表现?

2.第七自然段的作用是?

3.“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坏成怎样?有几种类型?

(三)

1.列表比较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不同,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这两种作风进行了比较?

2.试分析“在这种态度下......而是无敌放夭”的句群的结构。

3.文中引用对联的作用是?

五、总结性讨论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引论:改造

正面:回顾发展的历程,阐明改造的重要

本论:理由反面:分析存在的缺点,强调改造的必要

对比:揭示斗争的实质,突出改造的迫切

结论:提议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

2.仿造语句:对偶、排比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文,自学知识短文;反过来再深入领会课文。

二、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

1.本文在论述学风问题时使用了哪些特别贴切生动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A.富有生命力的成语:为之一新、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发号施令、生吞活剥、谬种流传、实事求是、哗众取宠、钦差大臣、华而不实、无的放矢、徒有虚名……

B.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活动的口头词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钦差大臣满天飞、乱说一顿……

这些词语有的凝炼含蓄,有的通俗易懂,都使用得十分准确恰当,生动传神,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也水乏幽默风趣。

2.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归纳作者选用句式的一些特点。(相辅相成的两方面:

A.严密。文中长句短句都用,与一般文章相比,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长句包括比较复杂的单句和有多个分句的复句,结构都是准确而严密的。复杂的单句:P9“对于……”;复句:P8“只有……”,P10“如果……”。

B.灵活。P8—P9

3.本文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有哪些特点?

A.利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行文的气势。作者善于运用整齐的整句,运用排比、反复、对偶、层递(P8这种作风……)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行文的气势,使论证更加有力。

B.善于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有某种形象性的生动表述,如“留声机”“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有的放矢”等,使所要阐述的道理更加深入浅出。

总之,本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都是为了调动多种语言手段来增强论证的效果。

三、讨论文中引用的明朝解缙的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从句式看,对偶;从内容看,比喻;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看,双关(字面描写外在形态,实质描写思想作风);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看,比拟;从文章对这副对联的引述看,引用。

对辞格的运用应该作综合的分析。

四、仿造句子训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

2.完成知识短文后的“阅读训练”(作文)。

〖教学小结〗

教学本文,两课时足矣!一课时理清思路,一课时分析语言,剩余时间可以进行造句训练。(2001,2,9)

二、《个人和集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好为人师、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等词语意义和用法。

2.技能目标:熟悉并掌握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的写法;

辨析比较,学习本文的典范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思想意识的错误,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教学设想〗

这类课文学生兴趣普遍不浓,学生很难真正读进去,因此采用导读法,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在问题求解中深入课文。另外,文章谈的是思想问题,可引导学生联系班级和自己的实际,以加深理解。

一、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精彩、透辟的正面说理剖析。

2.难点:本文论证上所用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精读1-4段

导读设计

1.作者列举了个人主义的哪几方面的表现?

2.第一句的冒号管到哪里为止?同志?“总想是没有他”?为什么?两部分的关系是?

3.作者引用几句话的目的是?

4.第3.4段之间什么关系?用图示法表示出第3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要将本位主义独立成段,而不归属于第3段,本位主义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

哪一个概念,请举出当前有本位主义的一个实例。

三.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列举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2.“他就可能有动摇的危险”揭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

3.作者认为共产党员不能有任何的自满和骄傲的理由是?请分点列出.这一部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第10段的观点是?共产主义的“前进心”指什么?

5.第12段的论点是?作者分几个层次去阐释说理?

明确:

1.A.计较地位;B.好出风头;C.有野心;D.虚荣;E.骄傲;F.自满;G.受不起委屈;H.好名。

2.后果

3.A.他的成绩与共产主义事业相比---不值得骄傲

B.他应尽的义务---------防止

C.个人地位---------不值得计较

比较说理,对比论证

4.首句追求真理.....而斗争为了人民....品质

辨析概念说理

5.思想境界

道德品质

理论水平正反说理先反后正

工作才能

个人修养

6.首句---个人与集体的正确关系

A.伟大的人物在革命事业中也只能做好一部分工作---“马恩列”例

B.我们普通党员也是做一部分工作

C.对自己所做的这部分工作应持的正确态度

D.不应轻视技术工作,共产党员对工作的态度---斯达汉诺夫例

四.总结讨论

1.文章题为“个人与集体”,却为什么去批判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2.文中哪些地方是破,哪些地方是立?

3.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之,并归纳本文讲道理的一些方法。

明确:

1.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是没有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典型。

4.讲道理由表及里步步深入----2.6段摆表现--挖根源--摆实质

比较说理----7.9辨析概念----10

正反对比说理---11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全文可分两大部分,前四段为第一部分,阅读讨论,整理出这部分的结构提纲;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列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提出问题:个人主义(1)

整体表现(常、或者、或者、或者)

表现待遇享受和其他个人生活问题

一般表现具体表现

分析问题(以破为主工作

立在其中)2-4实质: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

总说(3):无原则、派别……

组织生活中无原则斗争(3)

的个人主义分说派别斗争(3)

本位主义(4):更隐蔽

这部分没有明确提出论点加以论证,而是对个人主义的一般表现和党组织生活中的个人主义进行批判,在批判中确立正确的东西。这叫破中有立,在对问题的分析的同时,也解决了问题。这是论文的一种写法。

二、仿照前部分的层次分析,列出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同时列出文中的成语。

提出问题:反对个人英雄主义(5)

总说:计较地位

个人英雄主义(6)具体表现:七个方面

危害;动摇信念、变节

根源:残存……、没有……

分析问题个人和整个事业比较(7):不值得

明确:见板书设计

2、依次讨论文中所用例子的所犯的错误及作者对它们的分析,作者的分析是否中肯,作者又是如何使自己的看法令人信服的。它们分别支撑什么观点。

3、最后一句话“这个字错得真够意思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错得严重,错得离谱,错字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还在不断出现。

4、文章最后实际上是又举了一个例子作为附记,为什么不像其它例子一样放在前面,有什么作用?

5、对于如何消灭错别字,其实作者在前面的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有论述,请找出这些句子,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6、从本文所选的例子来看,你对吕淑湘先生的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有何感想,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可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日常留意、广泛收集,善于积累的学习方法。

7、分析归纳本文括号的用法,有几种类型?与其它标点如何搭配?

明确:A、注明例子出处

B、用以注释和说明(这三个字分别是“之”、“僻”、“干”)

C、用以表示选择,有“或者”的意思: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8、(形近?)、(音近?)括号中的的问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推测,有一种研究商讨的意思,让人易于接受。

三、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四、布置作业

假如你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请写一段话阐述在我们学习中写错字的危害。要求结合具体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

五、板书设计

错字小议

提出问题: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字

分析问题: 错字来源:作者笔误排字误认

排样失误编校错改

造成困难一望而知的

形近、音近的古书不熟难发现的

漏排笔误的不出名的人名

校勘不严出现的

解决问题: 改正措施:建立······制度查出错字要改正发动读者查字

〖教学小结〗

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恣行无忌”,“臻于郅治”,“犯而不校”,“声势赫奕”等词语的音义。

2.技能目标:学习多重复句的划分与句子含义的分析;理解正反对照,破立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的论证方法;领会幽默含蓄的语言,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重点。

3.情感目标:学习鲁迅对敌人“痛打落水狗”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实际上并不适合用来作为教材,因为其中牵涉的背景实在太复杂,以高二(9)学生的知识面来说,学起来有点学文言文的感觉。以往很多学生都反映读不懂。因此“深文浅教”是教学此课的指导思想。本课用3个课时。

1.教学重点:领会怎样紧扣中心论点“痛打落水狗”,采用正反对照,破立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即理解层次关系。

2.教学难点:语句的专指含义和含蓄、隐晦的词语及其本文的语言风格。

3.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见P46注①,写作于1925年底,发表于1926年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期,后收入杂文集《坟》。

二十年代中期,国内革命风起云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摇摇欲坠。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不准学生参加政治运动,激起学生反抗。章士钊(教育总长)声言整顿学风,助长杨荫榆的反动气焰,杨荫榆制造借口,迫害学生,开除了包括刘和珍、许广平在内的六名学生自治会干部,爆发了女师大学潮。后杨荫榆被撤职,章士钊下台,女师大学生的斗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初步胜利。

当时,以胡适、陈西滢(陈源)为骨干的《现代评论》派,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宣扬“公平”“正当”“稳健”“和平”“反对偏激”和“不为己甚”的中庸之道,而林语堂的《插论语丝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与现代评论派的言论基本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篇著名的战斗檄文。

本文的批驳对象是林语堂的言论,但作者对林语堂的态度和北洋军阀及其走狗文人的态度是不同的。林语堂是《语丝》的长期撰稿人之一,写了不少文章直接批判军阀及走狗。“费厄泼赖”的言论,表明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动摇与妥协。鲁迅旗帜鲜明地批驳,既是为革命斗争服务,也有教育林语堂等糊涂人之意。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惨案的教育下,林语堂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学生示威运动,接受了鲁迅“痛打落水狗”的原则,连续写下“打狗”的文章。因此不能把当时的林语堂当作“落水狗”。

总结:三类人:北洋军阀(段祺瑞、章士钊、杨荫榆),现代评论派(陈西滢、胡适),林语堂、周作人、吴稚晖等“费厄”论者。

二、作者简介:

(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三、速读

1、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了哪些论据?

3、文章分为八个小节,请根据八个小标题理解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并理出文章论证的基本结构。

明确:板书一

[一](1)交代论战缘由,提出中心论点

[二](2-6)论证中心论点

[三](7)打的方法

[四](8)总结全文

四、精读讨论一

1、文中的“落水狗”指什么?

2、讨论课后练习一

明确:板书二

说明缘由:林语堂的言论:不打落水狗,“费厄泼赖”

提出论点: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

顺手一击:陈西滢是一条落水狗(暗示)

落水狗:北洋军阀---段祺瑞、章士钊、杨荫榆等(陈西滢)

五、精读讨论二

1、议论文中经常要破立结合,在这部分中作者破了什么观点,又立了什么观点?

2、作者认为“落水狗该打”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作者提倡对待落水狗的态度?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斗争神?

明确:板书三

破:打落水狗与打死老虎相提并论(林语堂、周作人)

立:与狗奋战,亲手打其落水,又从而打之

刚猛的拳师

狗---本性不改

六、精读讨论三

1、“叭儿狗”是哪一种人,它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尤非打落水里,又从而打之不可”?作者写“叭儿狗”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段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明确:中国的特产,却叫西洋狗封建性买办性

像猫:折中、公允、调和欺骗性虚伪性

阔人太监钟爱,事业反动性卑鄙性

2、分析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含义。

A、这也是一种国光

(反语。表现对反动文人以国耻为荣的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和极度痛恨。)

B、狗和猫不是仇敌吗

(设问。引起人们注意,引出对“叭儿狗”的画像。)

3、如何理解“以上顺便说及,似乎与本题没有多大关系”

4、这一部分的论证角度是?

课文讲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论战的缘由,针对“费厄泼赖”的谬论,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题。

第1自然段共4句话。第1句树立批驳的靶子──摆出林语堂的言论:提倡“费厄泼赖”精神,主张不打“落水狗”。

第2句说明对这一言论“我却很想有所议论”,表明了坚定的否定的态度。用假设复句点明作者要从打“落水狗”这个具体问题出发,来论述“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第3句是对批判对象之外顺手一击。见P48注(杂文特色)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第4句提出中心论点:“‘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而已。”使用“或者”,表面上二者择一,“未始”似乎有灵活态度之意,但“简直”二字就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与感情:应该打。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必须痛打“落水狗”之后,指出现今的中国“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分三层:

第一层(2─3节)正面论述必须痛打“落水狗”的道理。

第二节论证:第一段辨析: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乎卑怯”的说话是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是非。作者力主“与狗奋战,亲手打其落水”,再“从而痛打之”。

“奋战”“亲手”“痛打”感情色彩鲜明,强调了革命的自觉性与彻底性,表现了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态度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卑怯:卑鄙怯儒。

似乎也非已甚:好像也是迫不得已的。为什么?

第二段作了回答。

批判所谓对于“失败者”不应再“穷追猛打”的论调。

抓要害“狗之怎样”──即“落水狗”的本性。

一开头指出不能用“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已经倒地的敌手”的做法来对待“落水狗”,狗不管怎样落水,它的本性是不会变,不会自愧自悔,而是“将水洒得人们一身一脸”,它是会咬人的,因而必须痛打,绝不能让步,讲什么“宽容”“公正”,绝不能实行“费厄泼赖”,告诫老实人,以为狗性会变(即把落水认作受洗),也就是反动派会洗去罪恶,不再镇压人民群众,那是“大错特错”的。

受洗:原意是凡人入基督教,由牧师用水淋其头或洗其身,以示涤罪,叫“受洗”。这里指“落水狗”认罪悔过。

齐观(即等量齐观):同等看待。

第三段作结:

用二重假设复句,果是条件句(无条件)倒装,强调了不管怎样的条件,都应痛打“咬人之狗”,紧扣标题,突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论证:

揭露叭儿狗的丑恶,指出叭儿狗比一般的尤其该打。

第一段:用形象的描绘、生动的比喻画出叭儿狗的肖像。

前两句揭露它的封建性与买办性。一句写叭儿狗的名称、产地和经历(轻蔑、嘲讽、憎恨)“中国的特产”却又叫“西洋狗”,而且得到金奖牌,登狗照相──既有封建性,又有买办性,双重奴才。“这也是一种国光”,反语,表现作者对叭儿狗似的反动文人及他们以国耻为荣的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和极度痛恨。

公允:公平恰当。

伶俐:聪明,灵活。

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三、四句形象画出叭儿狗的嘴脸,揭露它们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偏激:(意见、主张等)过火。

势利: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恶劣表现。

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一人)。

遗老遗少:改朝换代后仍效忠于前一朝的老年人和年轻人。

三句设问,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出下面叭儿狗的画像:

“是狗”──本质,“像猫”──伪装,“猫脸”──折中、公允、调合、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用“猫脸”掩盖“狗性”,具有迷惑性、欺骗性,必须揭露其虚伪面孔。)

五、六句点出叭儿狗所从事的肮脏“事业”,揭露其反动性与卑鄙性。

第二段分析说理,进一步明确叭儿狗应该痛打。

用了因果论证,揭示别的狗还有些“像狼”,“带着野性”,人们容易识别和引起警惕,而叭儿狗却是“骑墙”的,表面看来已没有了野性,它善于伪装耍两面派,因而容易骗人,因此,决不能宽容。

第三段:反语“似乎”说明这一节与本题大有关系,看似“顺便说及的话”,却是作者着意写的。对深化中心,不可缺少。

理由:

1.由于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对为反动派效劳的反动文人需进行揭露,以使斗争得以顺利发展。

2.对于批驳谬论也很重要,因为从对叭儿狗的画像里可映出林语堂、周作人等写这样的文章,作用是极坏的。

七、作业布置

1、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八、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

第二层(4─5节)用历史与现实的教训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四节:用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说明对敌人讲宽容,就是对人民残忍,就会断送革命而使反动统治得以继续,进而指出对落水狗必须痛打。

第一段:进一步明确论点。“总之”与“第一”特别强调落水狗是否该打的先决条件,看它爬上岸的态度,亦即它的本性是否因落水而变了。

第二段:以形象的比喻说明狗性总不大会改变。害人者有时表面上看来是老实的,而害人的本性却并未改变。

第三段:用辛亥革命后,由于革命党人不打落水狗而招致后来革命者惨遭杀害的教训,说明反动派的本性不会改变,论证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的。属于概括论证。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鬼蜮:1.阴险害人的(蜮:传说中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2.鬼怪。

第四段:举一个典型事例,即王金发被枪决证明论点。──典型事例论证

第五段:由历史教训谈到现实,继续揭露不打“落水狗”的弊害,深切表达了对革命者不彻底革命造成的恶果的强烈悲愤。

寿终正寝: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正寝:旧式住宅的正屋。

跋扈:专横暴戾,欺上压下。

洪福齐天:巨大的福气同上天一样。

第五节:批驳对塌台人物“不应再施攻击”及对敌人要忠厚的谬论,进一步论述不打“落水狗”的危害。

第一段:三种对敌人的态度:恕道、直道、枉道。

犯而不校:触犯了却不改正。──恕道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比喻用对方所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直道

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枉道

作者反对恕道与枉道,重点批判枉道,因为是“中国最多的”,又是林语堂等人一再主张的。作者主张的是“直道”。

第二段:论述不能实行老实人的枉道,即“论塌台人物不当与‘落水狗’相提并论”。

塌台人物中的反动派及其走狗,还没有落水,并不是落水狗,而且早已作好了对革命实行反扑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再度上台,则从杀戮实行“枉道”的老实人开始。

糊涂的老实人自以为“忠厚”,把塌台人物看作落水狗,而且又不打落水狗,还是害了自己。

恣行无忌:放纵行事,没有顾虑。恣:放纵。

噬啮:用牙齿咬。

哀矜:哀怜。(书)

巢窟:指坏人住的地方。巢:窝。窟:洞穴。

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的感情。恻:悲伤。

避匿:躲避,隐藏。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

投石下井:见人投到井里,不但不救,反而扔下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怨天尤人:抱怨天,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第二层提纲:

证明

┌误人子弟,害革命、国家(角度)──狗性不会变

不打“落水狗”的危害┤证明

└害自己(角度)──塌台人物不是“落水狗”,不能实行“枉道”

第三层(6自然段):论现在还不能一味“费厄”,即“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第一段:设问开头,鲜明干脆作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

因为中国现在还是由“土绅士或洋绅士”统治着,他们不给人民群众以平等自由,不允许革命者起来推翻他们,那么革命者和人民当然现在也不能对反动派及其走狗讲什么“费厄泼赖”。这里作者用反动统治及其文人的说法来驳斥他们自己,亦即“请君入瓮”法。敌人既然以“特别国情”来拒绝接受“平等自由”,我们也因此而拒绝“费厄泼赖”,因为敌人不给我们平等自由,甚至镇压、杀害,连性命都没有了,还怎么要“费厄泼赖”呢?接着,作者得出结论:“要‘费厄’,最好是首先看清对手”。(即分清敌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论证方法,用敌人的论点来反击敌人的方法)

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言之成理:说话有道理。

第二段:从中国社会黑暗现实出发,论述现在还不能一味“费厄”。

现在施行“费厄泼赖”要看清对方,而且“要有等差”,分清对象:采取“帮”不管“打”。结尾指出“党同伐异”是敌我斗争中必然的现象,说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要普遍施行“费厄泼赖”是虚伪的,是反动统治阶级用以欺骗与麻痹人民的主张。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第三段:由批判所谓“公理”入手,再进一步论述从中国的现状看,如果一味“费厄”,只会保护坏人。

“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在的中国”,危害性极大,反动派的本性决不会改变,坏人决不听从“公理”,因此现在还不能实行“费厄”。

蹶起:失败或挫折后重新奋起。

声势赫奕:声势和气势显赫盛大。赫奕:同义,盛大。

第四段:小结:光明与黑暗绝无妥协的余地,指出公理者实际上起了助敌的作用。

如果误将纵恶当作宽容,一味姑息敌人,中国将永远沉沦在黑暗中。作者明确指出光明与黑暗要作一场“彻底的战斗”,如果现在还一味实行“费厄”,中国的反动统治永远不可能推翻,也就是说,普遍地实行“费厄”,应该在只有把旧社会彻底推翻与改造之后。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这里指黑暗中的社会。

第三课时

第三部分(7节)指出打“落水狗”的方法──针锋相对。(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的道理、办法去对付他本人。

第一段:从生活现象谈起,强调“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法的好处,应广为实行。(正面)

信中医西医,各得其所─通礼(鞠躬)─法律(打屁股)─日常生活(吃、住、行)的具体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既点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原则精神,又揭穿反动文人宣扬封建复古论调的虚伪性、欺骗性。“求仁得仁又何怨”是讽刺敌人,由于我们用这种方法,他们受到相应的报复、打击而又有苦难言,自作自受,罪有应得,革命人民也便“耳根清净许多”。

求仁得仁又何怨:凡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的人,又有什么报怨呢。

臻于郅治:达到把国家治理得极好的地步。臻:达到。郅:极。

衔冤:含冤。

第二段:论证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危害。(反面)

“老实人”对敌人本质缺乏认识,用自己的好心去对待那些本性未改的“落水狗”,于是就使得天下多事,革命屡遭挫折。作者以刚刚发生的女师大事件为例,作了有力地论证。作者在这里直接告诫正在斗争中的女师大学生,不要再有“费厄”气味,而应使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对敌斗争的方法。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保镳:旧时会武术的人为别人护送财物或保护人身安全,也指做这种工作的人。

遗泽:留下的恩泽。

第四部分(8节):全文总结,号召革命者改变对敌斗争的态度与方法,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夺取斗争的胜利。

第1句:指出有些人可能产生的疑虑。上文所谈打落水狗、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精神会不会激起新旧两派之争,实质会不会刺激敌人而使其更加疯狂呢?

第2句:用断言,态度鲜明地回答这种疑虑,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斗争是不可调合的,反革命的本性从来未变,他们对革命者和革命群众的迫害是他们的本性使然,别人刺激不刺激都是一样的。

第3句:指出革命者还未认清这一点,号召改革者换些态度与方法,即实行“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痛打落水狗。

这一节紧扣中心,寓意深刻,突出强调改革者与反改革者的不可调合。

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教学小结〗

《反对党八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对牛弹琴”“檄文”“接洽”“流毒”等词的意义。

2.技能目标:分析理解“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述思路与“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揣摩本文运用成语、俗语、引例、设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以及语言使用的原则。

3.情感目标: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和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的重大意义。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党八股的一、四、五条罪状;

2.教学难点: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由“八股”导入,讲述背景,明确论述对象

2、整体感知课文,圈点批注

3、研读第二段,理清论述思路(解决目标2)

4、用“表”图示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联系旧知、解题、介绍背景与文题内涵

八股: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空洞(阐发孔孟之道,代圣贤立言),形式死板(分八部分来写),一种僵化的文体

党八股:是一种文风,内容空洞、形式死板的文章或报告(联系某些领导的讲话,增加感性认识)

课文阐述了党八股的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是我党整风动力的重要文献。

二、快速阅读,圈点批注,整体感知

1、用不同的符号勾划出党八股的各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标出使用的口语、成语、俗语及比喻。

2、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三、质疑与讨论(就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第二段

1、第一条罪状的表现是?危害是?克服的办法是?

2、“为什么空洞·······下定决心不让人看”概括起来是指出了什么。

3、斯大林一例的作用是?

4、总结思路

五、课堂练习

1、根据第二段的思路用表格列出其它7项

2、列出本文简要的结构提纲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七、板书(附后)

八、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修改表格

党八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一览表

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把文章写短写精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恐吓辱骂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无的放夭不看对象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语言无味象个瘪三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言

甲已丙丁开中药铺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二、重点研读第五段

这段中作者论述了学习语言方面的问题,精读并思考

1、为什么要学习语言?

2、怎样学习语言?

3、为什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请从本课中和生活中举出人民群众语言生动的具体例子。

4、怎样向古人学习语言?

5、针对当前实际,谈谈对学习外国语言的看法。

6、谁应该学习语言?

7、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言?

三、课堂练习

找出本文与前文使用的成语、俗语、文言词语及口语,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文言词语

臻于郅治、一言以弊之、从容避匿、视同一律、装腔作势、以毒攻毒

口语:落水狗、靠科学吃饭、瘪三、不中用、扔到垃圾桶去

俗语:懒婆娘的裹脚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生动的比喻:洗脸

四、讨论

党八股这种坏文风在我们今天还有没有,请列举其典型表现。

五、小作文训练

根据课文所列罪状,反其意而行之,写几条写作原则

六、讨论课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设计一(第一课时)

反对党八股

八股------封建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党八股-----革命队伍内的一种坏文风,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

思路: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克服办法

设计二(第二课时)

学习语言

为什么要学-----不学,文章演说没人喜欢

怎样学-----下苦功夫

向谁学----向人民群众

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外国语言中于我们有用的

谁来学-------都要学

〖教学小结〗

点击显示
【改造我们的学习】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98080/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