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一堂“没有备课”的课

一堂“没有备课”的课

教案设计   2024-12-18

【案例主题】

上课就要备课,备好了教案进教室上课。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如果有一个教师不带教案进教室,也许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但是,把教学的思维发散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备好了课去上课,也并非无懈可击。另一个问题也由此产生:难道上课仅仅是把完美的结果带给学生吗?是的,按照教案上课,可以做到行云流水般的畅达,但却往往把教师备课过程的思考与探索、困难与曲折省略了,带给学生的是尽可能完美的最后产品,而把试验品、中间产品尤其是失败的产品统统丢弃了。对一个学习者来说,这一定是好事吗?未必。

查有梁教授在《教育模式》中说:“我常常采用边想边讲的授课方式和研究方式,说出思维的具体过程,不怕别人说‘笨’,勇于当众‘亮相’,这大大促进了我的思考。”查教授的话,启发我们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教学上,采用不预设教案的上课方法,让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同步进行,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学习的内容,一起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因为对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比掌握最终的结果更重要。我们把这样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无教案过程教学”。

【案例描述】

孙犁的《黄鹂——病期琐事》教学,授课教师:王建梅。

这是一篇最新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我在教这篇课文之前,还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我与学生处在同一起点上。

课前我粗粗读了一遍,发觉这篇文章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似乎有一层迷雾,也似乎有一把钥匙。我心里一动,就这样直接上课,与学生共同研讨,也许效果更好。如果我把什么都准备好了,上课又成了我在导演的一场戏,那多没意思。于是我既没有写教案,也没在课文上写一个字,就这样走进了教室。

高一现代文阅读总共六个单元,孙犁的《黄鹂——病期琐事》在高一第二册第三单元,是最后一个单元,属于归结阶段了。上课铃声还没响,我就通过多媒体电脑系统(我校每个教室都有)把高一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每个单元重点投影在屏幕上,那就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铃声响后,我马上请同学们在这四十八字句的前提下再行概括,理出一个更精要的现代文阅读基本原则。

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形成了“一整三感”的阅读原则:“一整”——整体性;“三感”——阅读感知,分析感受,研讨感悟。阅读感知,主要是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与把握关键语句,来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感受,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章信息要点和精要所在来领会文章主旨;研讨感悟,主要是通过研讨文章价值意义与写作特点,达到有所借鉴,有所得益。

教师:“这是现代文阅读的一般原则。遵循从一般到个别、普遍到特殊的原理,孙犁的《黄鹂——病期琐事》该怎么读呢?”

我把文章标题大大地投影在屏幕上,其实是有所暗示的。

学生讨论:“整体感知么,就是有关黄鹂的琐事。一件、两件、三件、四件。”

“‘黄鹂’是鸟,‘病期琐事’显然不止一件事,这样看来,应该是写与黄鹂有关的一些片断,但‘病期’,又为什么呢?”

“既是‘病期琐事’,当然是记叙文,但文章后来又转入议论了,所以又不纯粹是记叙文。”

“夹叙夹议嘛,叙为基础,议则张本,这还不清楚!”

“描写黄鹂的几个琐事之间以什么建立联系,应该有一条红线吧。《琐忆》不是以鲁迅的两句诗串起七次谈话吗?”

“红线么?有了,就是后面那几段议论。”

教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好,上面我们所说的‘一整之感’,只是阅读的基本原则,它并不包括阅读的一些外围因素,例如作者情况,写作背景,文体特点。实际上,这些外围因素,有时对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能成为打开文章的钥匙。还有题目,写作从审题开始,那么阅读,也理所当然可以从研究题目开始。如果我们对作者写作背景的情况知之甚少,那么研究题目,研究文体,是我们进入文章的门径。我也是第一次阅读这篇文章,对孙犁的情况,我虽有所知,但是对孙犁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也不甚了然(为了使我基本上与学生处在同一阅读起点上,我并没有翻阅有关参考资料),所以同学们从讨论文章题目、体裁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着手,理清文章内容,揣摩文章主旨,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思路。”

“关于题目,同学们的讨论是,黄鹂是作者的主要写作对象,但作者显然并不是为黄鹂写黄鹂的,而是通过写黄鹂来寄托某种思想,是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情。副标题就是一种暗示,是有感而发。由此可见,文章体裁虽以记叙为主,但不是纯粹的记叙文,而是夹叙夹议,在记叙的前提下议论,且落点于议论。”

既然如此,那么文章写黄鹂,是要表达一个什么主旨呢?文章又是通过怎样写黄鹂来体现写作主旨的?

既然学生已经较为迅速地进入了正确的阅读情境里,有关主旨已经呼之欲出,我便顺水推舟,迅速在屏幕上打出这两个问题。

再在屏幕下方打出一个提示:读这类在叙的基础上议的文章,常常可以找到打开全文的钥题。请思考这把钥匙是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

“串联几个描写黄鹂片断的线索。”

“议论部分是钥匙。”

“找中心句。”

“找议论部分的关键句。”

“‘极致’这个词就是。”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很重要,都是可以尝试进入文章主旨的门径。有时候需要几把钥匙,过几道门才能进入,像一位同学所说的通过研究‘串联几个描写黄鹂片断的线索’,一步一步进入,过程清晰,把握完整;有时候只要一把钥匙,过一道门就进去了,像另一位学生说的找到画龙点睛的那个‘极致’,简明扼要,却不能有效显示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如果我们以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记叙部分入手,找出串联几个描写黄鹂片断的线索,采用归纳法,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

学生:“都写到了黄鹂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

教师:“哪种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最好?”

学生:“在太湖,在江南。”

教师:“能否读一下关键语句?”

学生齐读:“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教师:“这是不是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学生讨论:“可以算是了吧。”

“还不是,还要从黄鹂拓展到其他事物。‘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才是文章的主旨。”

“还要加一句:‘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不是也应该算入主旨里?”

教师:“这里有点难。文章似乎是由点及面,由黄鹂这一个点扩大而至所有事物。强调了创造好的环境条件,让每一个事物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里应该有所指,譬如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好,就难以人尽其才,只有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的良好环境,才能使这个人达到极致的状态,他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他的才华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展示。不过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似乎又转到文学创作问题上去了,作者是不是也想表达创作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条件?”

我又把球抛给了学生,因为我一时也说不清。学生讨论了一会,也觉得孙犁先生这里有点隐约其辞。既然大家都有点说不清,我就说,存疑吧,有些文章是不能一次就什么都读明白了的。《红楼梦》多少人读了,还有专门的红学会,都还有不少问题呢?孙犁的这篇文章,本身写得比较含蓄,当然也会留下一些问题。留待我们慢慢研究吧。课后应该重点了解一下写作的背景,它往往是打开这种含蓄之处的钥匙。不过总体说来,文章的基本主旨是清楚了。我们用了几把钥匙,开了几扇门,可以说登堂入室了。

问题明朗化了,我于是在屏幕上打出几行字来:

撇开繁茂芜杂的具体叙述描写,从写作主旨入手去分析,是条不容易迷失的捷径。找点睛之笔,找关键词语,常常是直接入门的好方法。

教师:“我们刚才是按部就班的分析,其实读此类文章,正像刚才提及的,聪明的学生可以抓住有关‘极致’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一下子纲举目张。不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是否就是读完了文章全部呢?其实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搞清,我相信同学们也会有不少具体问题的。抓住了文章的思路与主旨,等于是找出了一个复杂句子的主干,达到了阅读的第一层面。但主干不等于句子的全部,因此由粗入细地进一步阅读,可以使我们对文章的研究进入一个更高的层面。是否需要从第一层面走向更高层面,应该根据阅读的目的与需要而定。对精读文章而言,我们可以走得远一点。”

结合课堂练习,同学们提出了好多具体的问题,例如:“课文为什么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抗日战争中黄鹂形象的描写,是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契诃夫作品中写到的人,终究是种什么样的人?”“怎样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自己本身也有疑问,我无法一一令学生满意地回答所有问题,但是我明确地告诉学生:“你们完全可以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你们将会惊喜地发现,在你们面前展现的将是一个异常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你们可以尽情地播种、耕耘,收获许多许多。”

一堂课结束了,但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结束,而是走向了一个新的开始。

说是一堂“没有备课”的课,其实也不尽然。为了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固然不能像一般备课那样预作准备,否则就要失实,但是有关上课的目标、思路、基本方法,还有对上课时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的应对,都要有所准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堂“没有备课”的课的准备工作量,并不比有备课的课少。

点击显示
【一堂“没有备课”的课】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99064/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