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岂能食而不化
课进行到下半课时。
师:刚才我们已把情节梳理清楚,现在来学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拳打镇关西。鲁提辖是怎样拳打镇关西的?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齐读“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一段,然后请你们发表对这一段描写的看法和体会。
生(齐读):“郑屠右手拿刀……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师:哪位同学先说?
生1:这段描写把“拳打”写得淋漓尽致,痛快,痛快,痛快。
师:这是你的感觉。
生2:这三拳打得妙。鲁达第一拳打在郑屠的鼻子上,第二拳打在郑屠的眼睛上,第三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这三拳选的部位好,鼻子、眼睛、太阳穴,都是要紧之处,这一打,打得郑屠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如果手啊、脚啊、胳膊啊,打打,就没意思了。
师:说得好。选择打郑屠的部分,老师没有想得那么清楚。为什么说描写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呢?
生3: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像开了“油酱铺”,开了“彩帛铺”,像是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这样一比,就具体生动了。
生4:这样还不行,这里所以描写得淋漓尽致,是从郑屠的感觉来写的。“油酱铺”里有“咸的、酸的、辣的”,鼻子挨重揍,这些东西都好像从鼻子里“滚”了出来。“彩帛铺”里五彩缤纷,眼睛挨重揍,眼珠出毛病了,这些乱七八糟的颜色糊成一片,都“绽”将出来。“水陆的道场”是叮叮咚咚奏鸣,太阳穴挨重揍,耳朵坏了,脑浆出毛病了,所以,“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
师:从郑屠的感觉来写,这一点你体会到很好。
生5:有两点补充。讲比喻手法时,定要看到作者先描写的郑屠被打的形象。先是“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再是“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最后写太阳穴,打太阳穴,脸上看不出,所以直接写各种声音“一齐响”。这样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郑屠的憎恨,对鲁达狠揍恶霸、严惩恶霸感到高兴、痛快。
师:这两点补充很重要。比得是否贴切、自然,是否合情合理,一定要注意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否则,喻体就会游离,达不到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刚才我们讨论了拳打郑屠的形态描写,有了活灵活现的感觉。其实,人物的语言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颇具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的胶合,场景就不可能如此鲜活。鲁达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他一无顾虑,敢作敢为,嫉恶如仇。现在请几位同学朗读,把鲁达的气势读出来。一位同学读叙述的语句,一位读鲁达说的话,一位读郑屠的。从“郑屠右手拿刀”读起,到“谁敢向前来拦他”为止。
(生6、7、8朗读。“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读破句。师进行指导;“眼棱”、“迸出”、“咄”,读不准,师纠正。疙疙瘩瘩自不必说。)
(生9、10、11再读。“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读破句,声音、气势、语势都不理想。倒是郑屠的一句“打得好!”读出点痞子、恶霸的味道。)
原本想让学生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没想到效果适得其反。读,没有锦上添花,反而降低精彩的气氛。问题何在?对朗读的功能与作用食而不化。读文章就是学习作者的语言。读的人把文章朗读出来,可使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朗读进入角色,读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读者就好像是作者,文章中的语言犹如出之于自己的口,自己的心。此时此刻,文中的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思想感情进入了自己的脑里,消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储存、语文素养。古往今来,朗读从来都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朗读,无可非议,更何况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确实兴味盎然。
朗读的功能显而易见,毛病出在我的粗疏,食而不化。文章不是每一篇都经得起朗读的,这是就文章的质地与语言而言;文章的语言尽管有特色,也不是都可以让学生还原为口头语言,进而成为自己的语言的,这是就学生对象而言。因而,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什么,教师须深入思考,精心选择。即使是经典著作,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朗读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白话小说,但那时的白话与今日的白话距离甚大,基本看懂和琅琅上口是两码事,此其一。朗读得流畅,不仅是字句的问题,还牵涉到历史知识,学生对这些不熟悉,读破句就难怪了。尽管课本中对“小种经略相公”、“关西五路廉访使”加了注释,但学生阅读时一晃而过,未认真思考,没往心里去,此其二。第三是鲁达这种掌管练兵和捕盗的武官身份,说话不仅有地域特色,而且有职业特点,学生与这位文中主人公相距约千年,怎能一下子就揣摩得到?不是学生读不好,而是自己欠思考。
由此我联想到课堂教学中人物对话的朗读问题。似乎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已司空见惯,其实,效果有时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往往是食而不化,对某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信到迷信的程度。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不顾时间、条件,不顾文本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水平,生搬硬套,没有不事与愿违的。当前,课堂上风行运用多媒体,声、像、色俱全,这本是好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用得不当,效果同样适得其反。例如,一位小学教师教《山行》,课起始立即用多媒体打了一幅国画,色彩鲜艳,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画的顶端画了几间白墙黑瓦的小房子,以示“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么好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小诗,就让一幅画给框死了。原本“白云生处有人家”可让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而今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用得得当,可助春风化雨;不得当,就成为赘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