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鹿柴》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2-20
王维《鹿柴》阅读训练附答案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阅读训练】
(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____”,寂绝人迹,接着以“_____”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已经不同?( )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题画》)
【参考答案】:
(1)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空山 但闻)
(4) (前两句“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5)C
点击显示
【王维《鹿柴》阅读训练附答案】相关文章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阅读附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王翱秉公
“钟繇字元常”阅读答案
《明史·杨廷和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黔之驴......阅读答案
2020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汇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阅读附答案
《大力将军》阅读答案
节选《旧唐书•杜甫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0839/
上一篇: 《肃王与沈元用》阅读答案附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