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参

《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参

教案设计   2025-01-24

专题解说

中华民族饱受战乱外祸,特别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惨重的灾难;回顾20世纪,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现阶段,各国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环境,青年一代需要对战争有理性的思考。战争的起因和性质不一样,但是最终造成的苦难都要由人民来承受。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专题综合三种学习方式:对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文本研习,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境遇;阅读产生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用探讨的方法,了解青年一代对战争罪恶的深层思考;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开展活动体验,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

专题学习要求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3.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4.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

5.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起草简要的报告。

专题内容简析

《一个人的遭遇》

这篇小说发表于1956年,当时战争结束已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小说。

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卫国战争时期,共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备受虐待与屠杀,而即使逃归,也不受信任。索科洛夫的经历有一点例外,是因为他不但在战俘营坚持了斗争,而且机智地俘获了德军少校,押送他回到自己一方。在俘虏营,他每天都想逃回来,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常的生活后,才真正地体会到战争留给他的创伤。

可以把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心情作对比研习。

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来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现在,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儿子。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人生不幸有关。

转折也就在此时出现:索科洛夫领养了孤儿凡尼亚。

这一部分写得很细,在写了凡尼亚肮脏的外貌后,索科洛夫叙述道:“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认领凡尼亚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作父亲。一个有经验的中年人“骗”一个幼小的孩子毫无困难,而凡尼亚在听到“我是你爸爸”后的疯狂表现,除了尖利的叫喊,“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我的儿子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场面和人物表现实在令人心酸,有着极强的震撼力。

为什么领养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特别细?

这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此刻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

为什么他的心会“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为什么会想到“我怕有一天会在睡着的时候死去,把我的小儿子吓坏”?为什么他会“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战争就是这样带给一个普通人如此不幸的遭遇,而在苏联,在全世界,这样的家庭又有多少!

索科洛夫与凡尼亚和“我”告别后,“我”的感慨是作品主题的升华。在听完索科洛夫的叙述后,“我”被索科洛夫的叙述打动了。战争的灾难给人带来了不幸,可是俄罗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能够直面一切苦难。索科洛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默默地接受了命运。这是作者对索科洛夫这种普通战士的高度赞扬。小说的结尾,凡尼亚的一挥手是神来之笔,若非生活中亲历,实在难以构思出这样的细节。而“我”的感受更加真切:“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男人的眼泪?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写作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闪烁着口语的智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如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等,突出表现人物命运的不幸。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宜先弄清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这部分是小说的高潮。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写作特点

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安妮日记》所告诉人们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战争状态下面对种族迫害的经历。节选部分的内容,突出表现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教科书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

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1943年1月13日

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1943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

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

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

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写作特点

本文是少女日记,但是它首先是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照。战争造成的种种罪恶、个人对自由、和平的渴望,全都不加修饰地直接抒发出来,简洁的叙述和恰当的议论相结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图片两组

这两组图片是本专题的学习材料。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两组图片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学习时要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并考虑图片可能产生的作用。

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图片(1)中,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的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图片(2)中,请注意空旷的机场上横着的拐杖,想象一下,他出征时是迈着军人步伐的,和归来形成强烈的对照。图片(3)中,要注意孩子的哭泣和父亲的悲伤表情,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图片(4)的提示中,特别写出时间是“宁静的中午”,这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注:《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

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

图片(1)记录的是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理解画面上普通老百姓兴奋的神态,需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的14年的苦难,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人,无论对谁而言,14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图片(2)中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画面左上有两位军人也在注视着这一切。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三个部分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1.第一部分的小说用研习的方式。

这部分的两篇小说都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之手。

《一个人的遭遇》是节选,小说用的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相似,作者是受到一位老兵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纪实小说的味道。由于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时出现了“听故事人”,因而节选后阅读理解上可能会有障碍,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删节部分梗概”。研习本文,要注意以下要素。

为什么索科洛夫能用那样平静的语气说自己的不幸?

索科洛夫在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他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小说内容中找出依据。

索科洛夫出身农民,在经历了战争后,他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对世事的观察和分析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可以请学生适当指出。

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研习要点。

“我”是在什么状态下回到母校的?

为什么小说不厌其烦地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部描写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小说中找出一些材料加以说明。

悬念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一直想知道究竟伤在何处,一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母校,这个意思,一再在文本中出现,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最终一切真相大白,“我”一下子回到现实生活的巨大不幸之中,而作品也于此突然结束。体会这样结束的好处。

可以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作整体研习,把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作比较,也可以对两种写法作比较研习。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我”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的。

相比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虽然都用了自白,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

2.第二部分《安妮日记》的教学用探讨的方式。文本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探讨可以从这里开始。

布置预习时,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这一部分要作深层探讨的问题出现在1944年5月3日的日记中。

安妮认为“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在组织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在1944年7月15日的日记中,安妮又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这句话也可以提出来探讨。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3.第三部分是图片解读。摄影不同于文字作品,它用画面来表现主题,摄影师通过镜头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图片用形象发言,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要学会了解图片的相关背景,尽可能准确地解读图片的内涵,通过画面了解事实真相。这一部分的两组照片围绕的都是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通过画面,表现出作者对和平的企盼,而这样的愿望是能够代表人民的愿望的。

在活动中,可以由学生讲述图片的基本内容,说出摄影者创作的意图。

在理解每幅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第一组四幅图片作整体解读。摄影者捕捉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

第二组图片展现的都是人群,摄影者通过人群场面来表现主题。画面上人们的笑容是摄影者着重表现的内容。组织活动时可以为两幅照片归纳共同主题。

在为图片拟解说词时,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图片拟写,再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

4.本专题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辨析资料的能力。

寻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辨析,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本专题的活动,需要掌握一些资料:

了解世界经济概况,了解战争难民问题。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生活需求和食品短缺情况;

了解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和军费开支在国家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了解一个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所需的全部费用;了解一个家庭全年的基本生活开支,等等。

了解一些常规武器(如坦克、战斗机、军舰、导弹)的单价;了解一次局部战争消耗的金钱;了解维持一支军队的最低费用,等等。

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利用网络查阅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资料价值作用的判断,以帮助学生决定取舍。

在一些条件欠缺的地区,教师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旧报刊(特别要重视期刊的内容)。近年报刊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比较丰富,可以找到较多的图片和数据。还要可以和历史、政治学科的老师多交流,以取得帮助。

调查和了解武器单价,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中学生对兵器知识一向保有较高的兴趣,现今有许多军事兵器知识杂志都以中学生为对象,在这些杂志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武器的价格。也可以利用网络输入关键词搜索。

五、参考答案

文本研习

1.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答:《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叙述,你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品读最后一节,当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作者写道,“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答: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伤感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他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会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参看“专题内容简析”)

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我”一直处在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悬念的设置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一直想搞清身在何处,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从“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在主人公的意识中,学生的身份始终比士兵的身份更明确。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十七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答: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问题探讨

1.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人类制止或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

答: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尽管战争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意志,但是战争的进行依靠的毕竟是大众,如果大众能觉醒,认清侵略战争的真实目的,如果大众能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大众不屈从于专制集团的利益,战争是有可能被制止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他们的人民,而战争结束后,这两个民族人民对侵略战争的反思有很大差距,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人类制止战争,实现和平的途径,首先基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认识到和平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唯一道路。(探讨这一问题可以参看“教学建议”。宜放开讨论,不需要标准答案。)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答:《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活动体验

1.就一个时代而言,一幅照片所记录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它记录的历史真相发人深思。第一组照片都表现了战争的苦难。和同学交流面对照片时的感受,对这些照片发表你的评论,说一说它们是从哪些角度记录战争苦难的。

答:参看“专题内容简析”。

2.摄影图片记录的虽然是瞬间,也能反映重大主题。比较、综合两组照片的内容,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你对摄影图片选材、画面构成等的认识。

答:两组照片都没有正面表现战争场面。第一组照片通过负伤的儿童、残废的士兵、离别的父子、集中营的尸体表现战争的罪恶,一样的达到目的。画面的中心是人。图一受伤儿童的哭号,图二机场上的拐杖,图三中的士兵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握着枪,图四中的那个孩子走在尸体旁边为什么像是没有恐惧?

第二组图片,图一东北人民的场面,中心是每个人脸上的由衷笑容,可以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照片,对人们的神态作比较;图二照片主体是盛装的伦敦妇女脸上灿烂的笑容,要注意左上还有几位军人。

3.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为每幅照片分别拟一段话,作为解说词。搜集同类题材的图片或照片,办一次“祈祷和平图片展”。

解说词可以参考“图片两组”的写法。

4.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请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答:配上的文字在平实、准确地对图片作出说明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有一定的抒情性。目的是能激起人们的怀想。

积累与应用

1.朗读《一个人的遭遇》最后两段。

《安妮日记》中,有很多章节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选取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语段诵读。

略。

2.《一个人的遭遇》语言平实生动,极见功力。如写凡尼亚坐进驾驶室后,作者写道:“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些动作描写看似平常,内涵极为丰富。从小说中找出类似的语句,细加品味。

答: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的出现“沉默” 、“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

其他如对故居弹坑的描写,得知儿子牺牲消息后的描写,对凡尼亚睡觉的描写等,都表现了人物痛苦复杂的心情。

3.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查找资料,选择某些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教育经费、社会福利和军费开支等方面的数据,写一则简明的报告。

参看“教学建议”。

4.《一个人的遭遇》是一位老兵的讲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个中学生的讲述,《安妮日记》是少女的讲述。说说这些讲述者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

答:索科洛夫的讲述纯朴自然,有着“过来人”的成熟;《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他的讲述表现出对战争的麻木,有点玩世不恭;安妮的讲述,有比较成熟的思考,但更多的是焦虑和困惑。

写作实践

1.[提示] 平时要留心报刊资料,注意战乱灾荒多发地区的动态;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战乱灾荒的程度来排列。表述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但是要客观、准确。以一个年度为限。每则新闻可长可短,视具体内容而定。

2.[提示] 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上的照片,归纳出主题;“战争与人”着重表现了战争中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苦难,即使是正义的战争,也需要人民付出惨重的牺牲。在战争中,最痛苦的是妇女和孩子。文章的切入点要巧,可以对照片内容作一定的叙述,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想,能使别人在读过文章后对照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3.[提示]

本题出自美国乡村歌手鲍勃·迪伦1963年与别人共同创作的反战歌曲《答案飘在风中》的歌词,原诗共三个诗节,删去的是第三小节:

一座山峰被冲入大海前得坚持多少年?

一些人获得自由前要苦熬多少岁月?

一个人假装没看见丑恶要扭转多少次头?

我的朋友,这答案飘在风中,答案飘在风中

仿写这首诗,不但要注意内容和格调,还要把握原作的节奏。原作的主题是反战,基调是忧伤的。

点击显示
【《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参】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089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