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案例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   2025-01-09

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 胡兴燕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阅读是一种过程,是“你中发现我”,“我中发现你”,也是“我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在自悟自得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习语文的乐趣。这些无疑对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案例描述

3月17日油田十中的校长邀请我去上了一节展示课,我执教的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在课堂上孩子们精彩的表现获得老师们的好评,让我也为他们喝彩。

片段一:激发阅读兴趣,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梦幻的童年,教学伊始,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与众不同的标题,抓住熟悉的字眼“童年”激发阅读全文的欲望和兴趣。

师:请同学们读读本课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各自读课题,有的默读、有的大声朗读……)

生1:这篇课文的标题很特别,标题中有两个相同的标点符号。

师:这种标点符号叫间隔号,表示词题之间的分界。

生2:文章标题是三个词语组成。童年一词在中间,它应该是一篇写童年的文章。

生3:文章的标题像是一幅画的名称。

(同学们的“汇报”多种多样,有的回答甚至很幼稚。学生的回答反映了他们读书的兴趣已被激起。)

师:刚才反映了大家想尽快了解课文内容的愿望,赶快把这篇文章自读一遍吧!

(学生自读的热情很高,读得很认真、很投入,在自读中读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读书的欲望进一步唤醒,借助拼音扫除了生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求疑的急切心情,把握时机,倡导学生自读求了解。学习字词读通课文,在自读中又会产生疑问,再激发探索的欲望,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初步阅读理解。]

片段二:激情朗读,读中感悟,读懂课文

朗读和默读是理解文本的有效方法,多种形式的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文字及文章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经过快速阅读、与他人合作读文等不同形式阅读之后,一定会有新的体会,你是怎么读的,读给大家听听;你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喜欢文中写北京冬天很冷的这一句:“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这个句子不直接写天气寒冷,而是通过写人的热气就像白烟一样,突出了冬天很冷。我们这里冬天下霜的早晨呼出的气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你读得真好,说的也很准确,老师听出了你是一个注意观察事物能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的孩子。

生:我喜欢作者描写自己看骆驼咀嚼东西的这个句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个句子中作者的描述让我感觉到骆驼的样子虽然长得丑却很可爱,骆驼咀嚼东西的样子和我家的羊吃东西的样子很像,我也有过看着羊吃东西就跟着磨牙齿的经历,还被村里的人笑话呢。

师:这位同学在读文中已经联想到自己童年的事了,这一方面说明课文生动感人,另一方面也说明同学们会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大家不妨用作者这样的写法试着写一写自己童年的事情。

生:我喜欢文中作者关于骆驼为什么戴铃铛的说法,让我读给大家听:“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我认为作者年龄虽小,但他的想法更合理。

生(急着补充):我讨厌文中妈妈说的这句话,我读给大家听:“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这句话写出了妈妈没有耐心,我的爸爸妈妈也经常这样说我,现在我都不想再向他们提问题了,要是童年里听不到这样的声音该多好呀。

[学生通过激情的朗读,自觉不自觉地悟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理解稍有偏颇尚不到位,表达也不尽如人意,可这确实是他们自己真实的理解,已经从文本走入作者的童年,并由作者的童年联系到了自己的童年。]

片断三:精读课文,赏析品味,熏陶情感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应让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激发了对语言美的向往,同时感受到作家林海音的童年情结和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在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美,请静静地听老师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自己试着细细品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学生品读后,再让他们同桌互读,与同学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小组间比赛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最后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读熟、读透,熟读成诵。

师:在刚才的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现在进行汇报。

生1:这些句子写得很美,比如“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写出了季节交替,时间流逝,童年悄悄走远,作者自己眷恋童年。

生2:老师所读的两个句子都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我们正处于童年,要珍惜童年,珍惜美好记忆,否则到长大了也许连怀念的东西都没有了。

生3:通过品读这些句子,我终于明白了,作者为何把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三个词语作为题目,原来他们是有联系的。

生4:作者写童年的方式很巧妙,我想学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写自己的童年。

[至此,学生已经通过读,完全与文本融合了。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人物和情境跃出纸面,浮于眼前,多方感知文章的内容,与作者心灵相通,读出文章的美,悟出作者的情。 ]

三、案例反思

我采用了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就很容易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她们在课堂上能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这是非常宝贵的。我会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同学,面对他们的精彩回答,给予了他们发自心底的赞赏。这可能是对学生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伴是真诚、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护了课堂秩序,让学生尽情的发言,如纷纷举起小手说说自己读后的感悟,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探究了,真正的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的鲜活和灵动,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激情!

点击显示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144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