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窗儿打开
人教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实验教材和前三册教材一脉相承,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教材内容丰富而富有文化内涵,教材呈现灵活而富有亲和力,教材目标清晰而富有整体性。在此基础上,二年级下册实验教材的课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教材既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语文课程资源;教材的开放性进一步加大,创设平台引导学生选择和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教材内在的整合性进一步增强,语言和文化实现有机的整合,教学目标的三个纬度实现有机的整合;教材的发展性进一步强化,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内在的变化让我们觉得教材里好像有一扇扇的窗子,窗子外面是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更广阔的学生发展的天地,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要和学生一起来把这些窗子打开。
一、领会专题组元的思想,打开通向精神的窗口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种教材编写思路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反响。人们用一种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以新思路编写的教材,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来讲这种教材;人们感觉到了变化,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但是实践的结果和自己的期待却有一些差距,于是,就有困惑,有怀疑。
其实,这种差距虽然来自于教学实践,但实质上是来自于对这种以新思路编写的教材的认识的偏颇。深入分析专题组元这种教材编写思路,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专题的选择,二是整合的程度。
专题的选择可以反映教材的对语文本质的理解与体现。早些年,就有教材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是基于“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这样的理解的。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分别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专题指向学生发展的终极和精神的底子,是基于“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样的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力图体现这种编写意图,首先,要从传承文化,发展精神的角度整体设计一组教材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语言训练等要围绕专题目标展开过程;再次,一组教材的教学要从感性上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理性的层面有所领悟。比如,“奉献与关爱”这一组教材,“爱”是一根贯穿始终红线,课文中闪耀着一颗颗爱的心灵,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叔叔,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地萨沙,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是一组爱的缄语,至情至真;口语交际指引着爱的行动。教学中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朗读、体验等感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从而主动地搜集反映爱心的文章,主动地背诵积累语言、主动地感动自己的心灵;进而能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奉献自己,关爱他人。
本册教材在以专题整合学习内容方面做得更加完美。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地强烈和持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春天里的发现”这一组教材,《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
二、理解拓展知识的意义,打开通向课程的窗口
语文课程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正在由封闭专制的“文本课程”走向开放民主的“体验课程”。语文课程不只是规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体系,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解读文化、砥砺精神、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本册教材努力体现着这种完整的课程理念,力图在教材中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发和生成语文课程,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实践中提升语文课程的意义。
本册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来看,是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而实际上我们更应从课程开发与生成的高度来看待这两个栏目的意义。“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经历和学习内容;“宽带网”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的主题信息搜索和学习,更深刻领悟相关的人文主题,提升精神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爱祖国、爱家乡”这一组教材中的“宽带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介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并列举了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此外,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以及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28个省都在哪里。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从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理解和认识祖国和家乡,在大量的信息搜索和信息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感受能力,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全面的实现课程目标。
三、把握实践活动的重心,打开通向生活的窗口
本册教材结合课文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活动,这是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文本走向体验,从学术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载体。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沟通学科间的联系,实现不同的学习手段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因此面对教材中众多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活动的目标、活动的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方面有意识的突出重点,即以语文的视角关注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活动的目标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要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组织活动;从活动的指导看,实践活动多以个体的方式介入生活,适宜采用以任务为中心,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从活动的评价看,实践活动更重视过程的评价,即评价在活动过程中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等方面。
比如,《葡萄沟》一课中有一项实践活动是“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观察、访谈、询问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
四、抓住品味语言的关键,打开通向灵性的窗口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化程度很高的概念,融合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元的、丰富的,一般认为主要是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而在这三者背后的,更具有操作性和语文特色的方法则是品味语言。品味语言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整体的感知、感悟、感染,具体的方法包括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背诵等;二是细腻地湍摩、体会、领悟,具体的方法包括比较、研读等。这两个层次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是一个厚积与薄发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只有了解并重视这两个层次的语言品味,才有可能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灵性,提高语文素养。
本册教材在总体上十分重视语言品味地整体性、动态性,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等练习,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与前三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增加一些语言比较和语言研读的练习,比如《寓言二则》一课的“读读想想”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去掉带点的词,句字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罗列的句子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等。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教材语言的丰富性而设计的,另一方面是可能是为了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语文学习要求。这样的编排是用心良苦的,对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品味的整体性,同时也要重视细腻的语言品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语言比较和语言研读时,仍然要把握整体的语境,比较和研究细微的语言变化对课文整体表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