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考前练习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考前练习   2025-01-27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洞穴(xuè)挑剔(tì) 创伤(chuànɡ) 惊魂甫定(bǔ)

B.安谧(mì) 饿殍(piáo) 羸弱(yínɡ) 叛逆篡位(chuàn)

C.憧憬(chōnɡ) 悚然(sù) 谲诈(jué) 厩有肥马(jiù)

D.追溯(shuò) 伉俪(kānɡ) 厮杀(sī) 风尘仆仆(pǔ)

解析: A.洞穴(xué),挑剔(tī),创(chuānɡ)伤,惊魂甫(fǔ)定; B.饿殍(piǎo),羸(léi)弱,叛逆篡(cuàn)位;C.悚(sǒnɡ)然;D.追溯(sù),伉(kànɡ)俪,风尘仆仆(pú)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奇怪叠出 蹉跎岁月 冷酷犀利 光风霁月

B.改弦更张 根深蒂固 天赐福芷 戮力同心

C.辘辘饥肠 阴谋鬼计 槁项黄馘 功利境界

D.无所适从 草营人命 朝暾夕月 晨光暮蔼

解析: A.叠—迭;B.芷—祉;C.鬼—诡;D.营—菅,蔼—霭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10年前将每年增加6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

A.计划 基础上 导致 B.规划 前提下 引导

C.规划 前提下 导致 D.计划 基础上 引导

解析: 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更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导致:引起,引出,其结果往往是负面的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造成“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故用“导致”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纵横捭阖,势如破竹,直逼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如鸟兽散

B.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于其军用飞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飞机一事,刚刚向中国人民道歉,马上又否认其侵略罪行这种朝秦暮楚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

D.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亿中国人的精华,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属实,连篇累牍,都不算过分

解析: A.“纵横捭阖”是指政治外交上采取分化、瓦解和拉拢的手段;C.“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应改用“出尔反尔”;D.“连篇累牍”形容言辞冗长啰嗦,贬义

答案: 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名市民观察员说,公交系统关乎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它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分量不容忽视

B.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应该以改变教育思想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C.最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有利于保护心脏,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物质,它能保护细胞,使其免受损伤

D.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大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把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饮水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行优先考虑和安排

解析: A.“关乎于”重复;B.杂糅;D.语序倒置、搭配不当

答案: 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6.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解析: 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原则”这句话A项说“道德黄金律”是指“针对社会转型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答案: C

7.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解析: A项“……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原文文意不符正确意思是“……那么你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答案: A

8.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解析: 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

答案: B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 曾 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 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唐宋散文八大家精品》 ,有删节)

【注】 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输:交纳,献纳

B.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往,到……去

C.则有间矣 间:差别,差距

D.乐为之识其详 识:知道,懂得

解析: D.识:记载

答案: D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 C.都为介词,替A.目的连词,来/介词,凭借;B.代词,代一升粟/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D.指示代词,那/句首发语词

答案: C

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灾未有巨于此也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王尝语暴以好乐

C.洎牧以谗诛

D.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公在熙宁八年九月临危受命,出任越州知州,到任之前他就下发文书详细了解各属县受灾情况并认真做好了赈灾准备

B.赵公忧民爱民,救饥救疫等计划得严谨周密,对“不能自食者”和“能自食者”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赈济

C.从救灾实际出发,赵公不惜违反规定,给予灾民更多的救济;不仅如此,赵公还躬行善政,捐资助民,常常送钱给病人治病买粮

D.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

解析: A.文中是“前民之未饥”不是在到任之前

答案: A

【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知州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账簿上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做好救灾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日的口粮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供应,对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量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病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人,让人在外面随时收尸埋葬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一年发放到五个月才结束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始终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需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影响眼前呢?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3分)

译文:

(2)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4分)

译文:

(3)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3分)

译文:

答案: (1)(赵公)担心他们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

(2)(赵公)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它们

(3)(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苤 ①

采采苤 ,薄言②采之采采苤 ,薄言有③之

采采苤 ,薄言掇④之采采苤 ,薄言捋⑤之

采采苤 ,薄言袺⑥之采采苤 ,薄言襭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苤 (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ǒ):摘取、拾取⑤捋(luǒ):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披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2分)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 (1)赋

(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15.默写填空(6分,任选三小题)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3),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4),叶上初阳干宿雨,,

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4)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五、(12分)

16.下面的一段话有啰嗦之处,请删除多余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对于无法搬迁的文物,三峡库区有关部门也将设法予以保护如库区唯一的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水文站,已确定将其沉入水中,在岸上按原样仿制重建

应删除的词语:、

答案: 一座 仿制

1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6分)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答案: ①尼采曾把下蛋母鸡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②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③尼采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喻恰恰符合这个意见

18.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

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到深厚雄奇

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答案: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成功,你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和自豪

失败,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痛苦和脆弱

六、(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不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代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做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想想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里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

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

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9.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6分)

废品:

(2分)

无用之物:

(4分)

答案: 废品: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已经弄得面目全非,却没有达到要求的物品

无用之物:无用,没有什么过错,或答“人们没有想出用处,不想为人所用”;第二层含义答“自然、放任的物”或“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20.作者说的本心是什么?(3分)

答案: 保持自我、保持本真或坚持自己的立场,恪守人生信念或不“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意思对即可)

21.请概括出作者喜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理由(4分)

答案: 这句诗与作者的心意相合,作为草木春来自青,花开花落,在山间栉风沐雨,远离欣赏和利用,然后死去,不必被攀折,不必被扭曲;作为一个人来讲,不必遵照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而舍弃自我,应该保全本心,保全自我(意思对即可,两个方面各2分)

22.(1)如何理解文中的“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2分)

(2)你怎样评价文中作者对成功的看法?(3分)

答案: (1)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但成功的因素不单单只有“努力”

(2)看法:①在“成功”与“牺牲”二者关系上,作者是辩证的②作者对成功的看法冷静、理智、让人警醒③对于成功的标准,作者有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意思对即可,以上三点各一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儿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请你以上述诗句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点击显示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3444/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
  • 课后练习
  • 暑假作业
  • 寒假作业
  • 家庭作业
  • 考前练习
  • 总复习
  •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