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小山羊课例分析
一、吃透教材:
《厨师小山羊》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位于教材的四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反映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为主题,贴近儿童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为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厨师小山羊》主要写了小山羊动脑筋,想办法,把酸的柠檬,苦的苦瓜,辣的辣椒都变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在小山羊与小猴、小刺猬、小兔的不同行为对比中,明白只要肯像小山羊一样,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道理。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一、二段和三、四段与五、六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标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二、分析学生:
课堂教学中,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特别重要。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差,而记忆力和模仿性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能凭借注音来朗读课文和识字,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爱玩。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十分深广。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出发,我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有意识地积累“随受一扬”(扔、抛)、“津津有味”、狼吞虎咽、“一扫而光”等词语。
4、在阅读中,议一议小动物们的行为,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习做生活的主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体会小动物们的不同行为,明白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
四、设计教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 语言特色,教学中,以小山羊和三种小动物之间不同的处理态度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孩子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画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五、分析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看、议、演、读”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分角色表演,让孩子们自主理解、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让孩子们议小动物的行为、表演故事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教学过程:
执教本课时,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在第二课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动画激趣,情景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有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我首先播放动画故事:戴着厨师帽的小山羊摘了几个黄果子、青瓜、红果子,拿到厨房,变成了几道美味佳肴,小动物们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厨师小山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什么做的菜让小动物们这么喜欢吃,你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厨师小山羊》。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孩子们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采用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孩子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孩子们边看动画,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看议演读,感悟内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在引导学生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我采用自主合作、共同研究、动画演示、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通过看、议、演、读,让学生自主理解、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更活跃的探究平台。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师生共同学习一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猴在咬一个黄黄的果子,脸上露出很酸的表情,然后把果子随手一扬。小山羊看见了,摘回几个,给大伙送甜点心时,茶里放上一片黄柠檬,小动物们吃了啧啧称赞)。师随着动画配乐朗读一二自然段。
(2)议一议两种小动物的行为,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3)同桌互演小猴和小山羊,在表演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进行对话。
(4)自愿朗读的孩子起立朗读,其余学生随文表演。
(5)师生共同小结这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先看动画听故事,再议行为表态度,然后表演明内容,最后朗读露感情。
2、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三到六自然段。
有了前面的学法指导作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三到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刺猬和小山羊的第二组动画演示,小兔和小山羊的第三组动画演示。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按老师的要求和前面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三到六自然段。
(3)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推出四名表演较好的同学,分别带上小山羊、小猴子、小刺猬、小兔的头饰,把课文演一演;愿意读书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作评委,评一评同学读得怎么样,看表演的同学是否准确表演了课文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做到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了学生的意愿,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四)讨论交流,明白道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组织学生围绕小山羊为什么把酸的、苦的、辣的都变成好吃的这个问题讨论交流,从中使学生明白,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道理。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小山羊身上学到些什么?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谈谈。
结合学生从探究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的程度,我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引领其向更远更广阔的境界提升,为学生打开更多现实生活的窗户,拓宽学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