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教案设计   2025-01-26

教育部在此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初,就向全国出版界、教育界、高等院校发出编写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的要求,在2001年完成了第一批申报教材的审查。2001年7月,正式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此年9月新学期开始,在经过批准的国家实验区试用课标实验教材第1册。计有三种版本:洪宗礼主编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顾振彪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史习江主编的语文出版社版。这三种版本的后续教材也分批通过审查,陆续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投入使用。

此后,又有数种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逐步通过国家审查,在若干实验区使用,计有:王先霈、徐国英主编的湖北教育出版社版,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王富仁、傅中和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版,孙绍振主编的北师大出版社版,作家出版社编、郭预衡、章培恒、陈平原主编的中华书局版。此外,张翼健主编的长春出版社版也经教育部组织审查通过,虽不是课标实验教材,但允许作为地方特色教材在指定地区实验。

2003年4月教育部又公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时发动高中课标实验教材的编写。目前已全套获得国家审查通过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计有六种: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编著、袁行霈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版,史习江、张万彬主编的语文出版社版,陈佳民、柯汉林主编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版,谢冕主编的山东人民出版社版,童庆炳主编的人民出版社版。这六种教材各有特点,如苏教版教材设置人文专题,在呈现方式上也有较大突破;人教版教材以“守正出新”为基本指导思想,“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合册分编;山东版教材以语文活动为核心组织教材内容,突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版和广东版教材兼顾人文内涵和文体特征;人民版教材重视文学审美等。这些必修教材多已从2004年下半年高中课改开始在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自治区)试用,2005年江苏省也进入高中课改实验,开始试用课标实验教材。以上六家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配套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也有若干种已获通过并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语文教材的改进,在建国以后一直没有停止过,已经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编写的各种语文教材,在教学内涵和呈现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体现了新时期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成为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关于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等建议,概括总结了我国和国外母语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对编写课标新教材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观已经出版使用的新课标实验教材,在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方面,初步实现了几个转变:

一、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是从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上体现了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和谐、终身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学科特性。因此“语文素养”被作为核心概念提了出来,除了过去一向受到重视的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课改提出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的交融和统一。这就要求新教材从以传授学科知识、训练基础能力为主,转为立足于学生的有个性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不少新教材按人文主题设计教材单元,相对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

如苏教版教材的单元设计,是围绕一个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围绕“亲近文学”的主题编入中外四位名家的一组文学作品,作为主体课文;接着选编供诵读的古代诗词四首和现代诗三首,让学生在大体理解、感悟、品味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作文则借鉴单元阅读课文的内容,以“有感而发”为写作要旨,自由选题作文。最后,设计以“我爱文学”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教材在原来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的框架的基础上,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适当兼顾文体。如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选五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应属于“人与自然”的范围,以科学小品为主,本单元最后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栏目安排了“探索月球奥秘”专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作了积极的探索。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了多个主题单元:七上童年、亲情、品行,七下祖国、献身、奋斗,八上万物生机,八下科学、文化、多姿多彩之世界,九上文学、艺术,九下经济与文化、精神与物质、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湖北版教材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打破文体界限,如“丰碑”单元,选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读碑》、《黄河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七根火柴》,有说明文、散文、诗歌、新闻、小说以及图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2.积极开发新课文,使教材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

新教材编者大多学术视野开阔,选文开发力度较大,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感,文体形式多样,可读性强。各种教材一方面特别关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重视教材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如语文版教材新开发的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的课文所占比例较高,选入的新文言课文也注意其现实意义,给予现代诠释。中外文学经典普遍得到重视,如中华书局版教材有意适当加大古诗文比重,超过50%,且尽量选择传统教材篇目,每单元分为“古诗文诵读”(古代作品)、“探究式阅读”(中国现当代作品)和“延伸阅读”(外国作品)。

3.注意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选文考虑题材、体裁的丰富多样,考虑儿童的学习兴趣,选文在注意这些方面的同时,还更多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和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教材的组织和安排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渐渐向外扩展,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多设计情境性、趣味性、思维性、综合性、合作性较强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体现三个维度的交融。如河北版教材在编写思想上提出面向农村中学,服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所以注意开发农村题材的课文,处理好农村生活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加强农村孩子相对薄弱的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拓展链接”多提供教学资源增大信息量,综合实践活动注意贴近农村生活,利用农村资源。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了自成系列的“语文趣谈”,替代过去教材的知识短文,与阅读单元的内容构成一定联系,内容富有创意,贴近学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点击显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424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