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结构分析
课后练习
2025-02-02
【结构分析】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段: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段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段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这篇寓言的故事情节跟一般寓言比较起来,要稍微复杂一些,而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它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样一个情节发展的过程,尽管跟一般小说还有很大的差别,但对人物精神、思想或性格的表现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这篇寓言中的主要人物愚公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格的主要原因。
【结构图示】
点击显示
【《愚公移山》结构分析】相关文章
汉语中最容易画蛇添足的十个词
六年级暑假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2套(有答案)
新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试卷
沈阳铁西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旅鼠之迷》学习思路
《人生》课文分析
最新版快乐假期每一天一年级语文作业
北京西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05277/
上一篇: 《沁园春·雪》主题思想
下一篇: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练习设计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