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
⑴ 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
⑵ 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1926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三·一八”事件
(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
明确:
⑴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⑵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⑶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⑷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⑸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⑹ “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4月5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厌其烦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二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略
【附录】
挽歌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 yáo 高耸)。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