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观潮》课堂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教学分析   2025-01-28

【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观潮》课堂实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

《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四篇文言文,形式上是一篇写景散文。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歌咏自然的优美篇章。教学要求是:学习本单元描绘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诵读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课前我做了一些设想:课时上,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注重字词落实与诵读训练;第二课时安排赏析与拓展阅读。在具体上课过程中,一些自己事先设计的环节得到了落实,但是个别环节做得欠妥。下面是课堂实录,选录第一课时以供各位批评指正。

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一首诗。(课前,我先搜集了一首胡仲弓的《钱塘江待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文内容比较浅显,与本文有共同之处;写法上也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大家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景色?

学生很兴奋,看得出他们已经发现了端倪。我叫了几个同学,他们回答得都很好。

学生:写的是钱塘江大潮。

老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学生:从“石塘”一词看出来的。

老师:石塘就一定是钱塘江吗?在好好想想,诗里面有暗示的。

学生:从“吴越”一词看出来的。吴越是江浙一带,再加上潮水的景观就能看出是钱塘江大潮。

老师:不错,同学们肯定纳闷:这首诗怎么没有题目,下来我们一起看这首诗的题目。(多媒体出示诗题——钱塘江待潮-(宋)胡仲弓)

老师:这是南宋诗人胡仲弓写的一首描绘钱塘江大潮的诗,看来大家发现了诗里面的秘密。下来大家一起读一遍这首诗,找找看哪些语句写出了钱塘江的怎么样的气势。

学生齐读。

学生:“涛喧万鼓鸣”一句写出了潮水声音巨大,像千万个鼓敲响一样。

老师:涛声巨大,声赛鼓鸣,说得很好。还有谁?

学生:“江翻晴雪卷”一句能看出来潮水来势凶猛。

老师:“雪卷”怎么理解?真是写雪花吗?

学生:应该是浪花像雪花一样卷起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老师:是呀,把浪花比作雪花,写出了浪花的壮美。好,下来我们看今天要学习的文章题目。(多媒体展示题目《观潮》-周密)

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周密的一篇文章《观潮》,下来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学生:周密:字公瑾,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著《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

老师:好,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多媒体展示助读资料一:作者知识)

周密(1232~1298),字公瑾,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画梅竹兰石。周密的词词句精巧,清新秀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著《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

老师:从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周密即是著名词人和笔记大家,还多才多艺。大家记住他的相关作品。下来我们看看钱塘江的一段资料:(多媒体展示)

?钱江涌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老师:大家看看这段资料,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杭州去看看钱塘江的盛况。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一些字词的读音。(多媒体展示文中相关字词)

雷霆tíng 书斋zhāi 艨méng 艟chōng

履历lǚ 倏shū 焚fén 舸gě

泅渡qiú 僦jiù 仞rèn 罗绮qǐ

穹qióng 溯sù

老师: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两遍。下来我给大家把文章范读一遍,大家在听的过程中,听听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那些语句的断句需要注意。(教师范读,在个别地方读出气势,读出断句)

老师:好,听完老师的朗读,大家发现哪些字词读音需要注意呢?

学生:第一段的“沃”字,还有“系”字。

学生:第二段的“京尹yin”,“艨艟meng chong”。

学生:还有第二段的“倏尔”。

学生:第三段的“泅”字,第四段的“罗琦”,“塞途”。

老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下来大家自由读,要出声读,读出气势,读出顿挫,读出节奏的变化。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朗读要求)

?要求:

?第一段:读出海潮气势;

?第二段:读出水军雄姿;

?第三段:读出吴儿勇敢;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大约过了三分钟。

老师:好了,刚才大家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转的看了看,大多数同学能很投入的朗读,但是个别同学没有出声,这是练不好朗读能力的。下来我们请两位同学读一下,同学们推荐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

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老师:好了,下来我们进入翻译环节,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翻译要求)。

?要求:

?1、结合课下注释。

?2、四人小组合作。

?3、每人一句,不会翻译的画出来准备讨论。

学生合作翻译,教师巡视指导。大约过了十分钟后,本环节结束。

老师:大家在翻译过程中,有哪些字词和语句无法解决,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震撼激射”是什么意思?

老师:有没有能解决这个困难?学生没有反应。

老师:这个短语写的是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意思是“震天撼地,激扬喷射”。还有那些问题,继续说。

学生:“倏尔”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蒲松龄的《山市》一课里我们学过“倏忽如拳如豆”在那句话里倏忽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突然的意思。

老师:对,倏尔也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问题吗?

学生没人提问题了,可能是完全理解了,更有可能是他们没有仔细思考,发现不了问题。我决定对检查一下他们的理解水平。

老师:好,下来,我叫同学翻译几个句子,看看大家理解的水平。

以下是我让学生翻译的几个句子: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吴儿善泅者数百”

从学生的翻译来看,他们对一些基本的语言现象,诸如判断句,定语后置等没有掌握。这要在下一课时进行强化。

老师:翻译我们先告一段落,下来让我们给每段文字拟一个小题目吧,要求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段内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大家试试看。

学生开始思考。

老师:有没有同学想好呢?

没有人反应,我打算适当示范引导。

老师:我们一起看第一段,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

学生:写的潮水景观。

老师:哪里的潮水?怎样的景观?

学生:钱塘景观。

老师:呵呵呵,这么概括似乎不够形象。看看老师概括的吧,当然老师概括的不应定好,大家可以给老师提意见,大家一定能拟出更漂亮的题目。(多媒体展示第一段题目——海潮奇观)

学生窃窃私语。看得出,他们对我的题目褒贬不一。

老师:好了,大家仿照老师的方法和格式,给剩下的几段拟出小题目吧。

学生:老师,第三段我拟的题目是“吴儿弄潮”。

老师:嗯,有道理,概括出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还有谁试着给第二段拟个小题目?

学生无反应。

老师:大家看看老师拟的题目吧,(多媒体展示——水军演习)学生看了发出笑声,看得出他们对这个题目不满意。

老师:呵呵,大家觉得老师拟的不够好是吧?老师拟的不一定好,但是老师不怕出丑,老师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老师这块砖能引出一块美玉来。大家可以拟出更好的题目来推翻老师。学生笑。

学生:第四段可不可以概括成“游人观潮”呢?

老师:游人多不多?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游人的特点?

学生一时想不起来。

老师:大家看能不能概括成“游人如潮”

学生笑,似乎没有想到这么简单。

铃声响了,内容还没有完,我只好仓促结课了。

老师:好了,大家如果有兴趣,下去可以给每一段拟出更好的题目来,我们下一节课来交流,好吧?下课!

教后反思:

纵观整堂课,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的范读比较到位,充满激情。但是在节奏和顿挫上还待完善。要读出气势,更要读出抒情的味道。要读出抑扬顿挫。

2、学生活动比较充分,但是没有落到实处,几乎都是浮在面上。

3、朗读指导环节应该放到文意理解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读课文,肯定能读出味道。

4、在个别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整节课头重脚轻。前面课外知识拓展占得时间太长,留给后面学生翻译的时间很紧张。而翻译恰恰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正。

5、字词的落实方面不够扎实,一些重点字词需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字词。

以上是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观潮》课堂实录全部内容。

点击显示
【《观潮》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10588/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