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一.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行走) (2)故噪而去之(所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问鹦鹉,鹦鹉没有话来回答它。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3分)
附译文:
有座山叫女几之山,喜鹊都喜欢在这里筑巢。有老虎出没在树丛之中,喜鹊群聚向它大叫,八哥鸟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寒鸦见了问道:“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跟你们有什么瓜葛,而对它大叫?”喜鹊答说:“它一吼叫起来会产生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窝从树上掲下来,所以才大叫赶跑它。”然后问道八哥鸟,八哥鸟竟无法应对。寒鸦笑道:“喜鹊的巢在树梢上怕风,所以畏惧老虎;你们是住在树洞里,怎么也跟着乱叫呢? 寓意. 我门不能盲目行事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1,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2笔也。有一龌龊○3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4,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1诞僻: 怪僻 ○2搦(nuò)握 ○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4头裸体:不戴帽子
12(1)下列“之”的解释与文中加点词“诱之入舟”相同的一项是 B (4分)
A. 何陋之有? 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去”的解释符合文中加点词“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项是 D
A. 除掉、去掉 B.失去、损失 C.距离 D.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那个显贵者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入水中(以示抗议)
14.文中表现陈章侯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用文中的话回答)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2分)
15.短文赞扬了陈章侯陈章侯扶贫济困,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品格(大意即可)(3分)
附译文:
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乃命羿曰(命令 ) (2)更射之,又不中(再(次)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这个后羿,射箭没有射不中的,但是给他定下赏罚的要求,就射不中靶子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意思对即可。重点词“斯”、“发”、“的”)
14.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2分)
15.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一个人无论水平有多高,只要患得患失,就难以成功。或:做事情不能患得患失。如果答“做事情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也可。如果仍然在谈射箭,不给分。(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附译文:
夏王叫羿射一个一尺见方的兽皮靶子,靶心直径只有一寸。他命令羿说:「你射吧!射中了,就赏你万金!射不中,就减去你一千户的封地。羿听了夏王开出的条件,脸上失去了平时的自信,也没有平时那种游刃有余、轻松自在的表情。他呼吸急促,慌慌张张,拉弓射箭,第一箭没有射中;再射第二箭,又不中。夏王问太傅弥仁:「这个羿啊,平日箭无虚发,可是今天和他定了赏罚条件,就射不中了;怎么会这样呢?」太傅弥仁回答说:「像羿这种情况,内心忽然高兴或恐惧,不但不能增强实力,反而是祸害,夏王的万金重赏反成了灾难。人如果能抛弃忧喜的干扰,置万金厚赏于不顾,那么天下之人的射箭本领都不会比羿差了。」
四.刘羽冲,性孤僻,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②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③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 ①经年:经过若干年。 ②将:率领。 ③甫:刚刚,才。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会有土寇 (正好(恰巧) ) (2)州官使试于一村 (派遣(命令)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古人岂欺我哉? 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1)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结果一败涂地。
(2)、修建水渠,大水一来,把人都淹了。(4分)
15.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A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附译文: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情孤僻,喜欢讲古制,其实迂腐不切实际不能施行。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整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有地方土匪军队,(刘羽冲)亲自训练乡兵与他们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灭,(自己)差点儿被捉住。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整年,自己说可以使千里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壤。绘制了图形到各处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按绘制的图案在全村试验,(结果)用以防旱排涝的田间通水道刚修成,水大量涌来,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差点儿成为鱼儿。从此(刘羽冲)内心郁闷不得了,经常独自在庭院里漫步,摇头叹息:“古人难道欺骗我吗?”像这样每天(说上)千百遍,只是这六个字。没有多久得病死了。
五.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我任之 ( 承受、承担 ) (2)去任之日 (离开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 (3分。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人。(3分)
附译文:
郑板桥曾经在范县作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