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阅读答案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他出身于水,一生恬静优雅似水,离去后魂归于水。而他的文字,与后世的读者同在,似水流淌不绝。
如果说作家是以丈字征服世界,那么,对沈从丈来说,前30年的文学创作,后30年的文物研究结出的果实,证实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在沈从文自己,无论是身外报偿还是身内所获,物质上的得失还是精神上的毁誉,从不以为意。
他一生所得收入,除维持一家生活必需的花费、社交应酬和帮助别人外,都陆陆续续花在购买书籍和陶瓷文物上。他家里曾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家里放不下了,便随手送人,送掉后又买。解放后索性一古脑儿全送了博物馆,不仅没有索取任何报酬,连一张收条也没留下。1982年,他收到花城出版社哥来的九千多元稿费,立即凑足一万元,寄给家乡的小学,修建一栋图书楼。然而,他也有固手头无钱而发窘的时候,且不说他年轻时为吃饭问题所作的种种挣扎,就是在他不再为吃饭发愁以后,每逢某项社会公益活动需要他捐赠时,他常常因拿不出钱来而发愁难过。
说起沈从文在丈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在这沉浮的背后,重叠着因“历史的误会”而带来的种种人生坎坷与痛苦。但他几乎从来不主动提及自己几十年来遭遇的损害与屈辱。当别人问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时,他只是说:“我没有我的朋友受的冲击大,我只是要打扫茅房,那是普通的事,在家里不是也要打扫吗?”人们常常惋惜他不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失踪”感到遗憾,为他在第二、三次文代会上,造作家身份也得不到承认感到不平,他只是笑笑:“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
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从丈长期冷落的门庭重新变得热 闹起来,他构筑的言有魅力的“湘西世界”被人津津乐道,鲁迅的“他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这一评价又被人记起,学术界开始确认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对这一切,沈从丈表现出惊人的平静。在谈到他的丈学创作时,他总是轻轻地挥着手:“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它。……我只不过是个出土文物。”“这是因缘时会。”他强调说,“我年轻的时候,许多熟人同乡头脑都比我优秀得多,却一个个先后消失在中国近乎周期的悲剧里。就拿写丈章来说,开始时我的一支笔就笨得很,能够坚持下来,也只是比别人耐烦一点。”
对涉及个人荣辱得失的人事.沈从文表现出一种令人吃惊的宽容与平和。他宁愿记住别人的好处,而忘了别人对自己的损害。是湘西的水深深流进沈从文的血脉 ,滋润和培育着他的性格。
然而,他心头还有无法释怀的东西。这头一件便是他30余年来从事的中国古代文物研究。他常常叹息说“手头有许多题目可做,现在是来不及了”,话语中总是透着惆怅与悲哀。虽然,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已经出版,王序在他的指导下,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服饰文物专家.他的后半生事业后继有人,但他仍不满意。沈从文最害怕的是失去工作的权利。前几年,有关部门通知他去办理从历史博物馆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手续时,他误以为是办理退休手续,紧张得手足无措,只是嗫嚅着说:“我还能做点事,请不要让我退休。”
1983年,他身惠重病,几乎足不出户。对故乡的思念日夜侵蚀着他,几属家乡人的来访,都使他兴奋不已。他不间断地询问,颔首,摇头,轻轻地叹息,任何有关家乡的人事,山川风物的点滴,都不愿放过。“我能去,我还能去的!”说着,他便挣扎着要站下地来,并终于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你看,我 还能去!”他孩童般得意地笑着,眼角上早已噙了两颗晶亮的泪珠。然而他终于只能在想象与回忆里,同那片熟悉的土地亲近。每当他独自静静地坐在客厅里出神,都似乎在神游故土。
静寂中,突然响起河船拍打水面的桨声,油坊里油锤与油榨相撞时爆发的声响,伴和着古老、悠长而又悲凉的船歌号子,沉沉的牛角声,水车飞转发出的“咿呀”声……
(选编自凌宇《沈从文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足(5分)
A.沈从文一生对金钱毫不在意,但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开支、社交应酬、购买书籍和陶瓷文物,也有因手头无钱而发愁难过的时候。
B.沈从文的“耐烦”,意思就是忍耐,坚持不懈。面对年轻时的困窘生活,文革时的不幸遭遇,他依靠“耐烦”精神坚持了下来。
C.由于不满意自己在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方面的表现,担心研究时间不够,沈从文总是害怕失去工作的权利。
D.沈从文有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胸怀,虽历经种种坎坷和磨难,最终以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方面的成就赢得世人的尊重。
E.本文叙述了沈从文工作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
(2)沈从文“星斗其文”的成就,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结尾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4)文章从水起笔,又以水结尾,可见水的品性与沈从文的生命人格已浑然交融,这无疑是对“二善若水”的最好诠释。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1)BD(A“发愁难过”的原因是“每逢某项社会公益活动需要他捐赠时,他常常拿不出钱来”C“在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方面的表现”与“害怕失去工作的权利”没有关系E“外貌描写”文中,没有提及)
(2)作品数量多、涉及范围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书最多的作家之一,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都取得成就。作品质量高,被鲁迅誉为“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是文学大师。 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构筑了富有美丽的“湘西世界”
(3)描绘了想象中的沈从文故乡的景象风貌:恬静优美、生机勃勃的湘西生活画面。从侧面烘托了沈从文性情如水一样的宁静平和。表现了沈从文对故乡的思念、热爱。结尾点题,照应开头,情真意切,令人回味。
(4)最高境界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沈从文有水一样的精神品格:水有兼容并包的品性,沈从文能包容社会对他的不公。水至柔中有强韧,沈从文受到迫害,在文坛上不被承认,总是微笑面对,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坚守至终。水仁爱博大,沈从文乐心助人,情系家乡。水平和淡定,沈从文虽是文学大师,但以平常心对待荣誉。(能联系水的特性和人的品格,紧扣文本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