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考点练兵:阅读篇
(一)郑 人 买 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词语:
履——
操——
反——
罢——
无——
且——
置——
2、理解性练习:
(1)、本则语言说明做事要 ___ 。
(2)、故事中的郑人是个 的人。
3、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参考答案]:
1、履——鞋子。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反——同“返”(通假字),就是返回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且——将要,打算。
置——购置。
2、(1)、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2)、故事中的郑人是个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3、《郑人买履》讲了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了,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二)儿科大夫的手
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 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院。
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黝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大。
这会儿女大夫正埋头写处方。男大夫刚看完一个患鹅口疮的新生儿。
“下一个——梁争。”黑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
一个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坐。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
铁匠模样的大夫朝那妇女看了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摆架子的丈夫。
“不吃奶,……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情。
“铁匠”表情平淡“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
“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道。
终于,“铁匠”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手掌,才()手摸病婴的肚子。
“下一个……”“铁匠”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
讽刺小说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思。该用什么题目?《搓手》不行,不够尖刻,太一般化……
“铁匠”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
冷凌抱着儿子在那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真切。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意义地搓手不止!
终于,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把孩子惊吓的,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
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铁匠模样的儿科大夫致意,一点也不含讽刺的味儿。
1.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动词填人下面的横线上。
①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②才( )手摸病婴的肚子。
A.插 B.探 C.伸 D.按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眼前的男大夫与讽刺小说作家冷凌心目中的儿科大夫形象相差甚远?
3.“那双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与上文哪句相照应?
4.“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与上文男大夫的哪一个动作描写相照应?
5.“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一句,写出男大夫的神态,与他的外貌特点相反,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工作特点是
6.结尾处女大夫“脸红了”是因为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是因为
【参考答案】
1、①B ②C
2、眼前的男大夫“魁伟粗壮,肤色黝黑”,“像个铁匠”,而冷凌希望给他孩子治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
3、“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
4、“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
5、工作时专注,对孩子耐心、温柔细致、周到。
6、女大夫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疏忽,对患儿特点考虑不周。
冷凌为自己以貌取人、主观臆断而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