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写作背景
课后练习
2025-02-10
这篇文章都写于抗日战争的1942年,前后只有一天之隔。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作《日》和《月》,就是为此而发,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赞美飞蛾,也就是赞美抗日将士。作品思想深邃,情意深沉,富于启迪性和鼓舞性。
《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点击显示
【《短文两篇》写作背景】相关文章
《黄河颂》习题精选
《敬畏自然》多音字辨析
初一课文《理想》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高二暑假作业练习2016年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劳山道士》教案
新泰市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六年级小学生语文暑假作业测试卷
《藤野先生》学法指导
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溧水县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16362/
上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合集
下一篇: 卢沟桥烽火阅读答案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