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案例
教案设计
2025-02-25
生:(有感情地齐读):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师:小朋友仔细想想,这里的海洋指的是真的海洋吗?
生:不是,是指来看梅花的人很多。
师:欢乐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知道,梅花山上现在很热闹。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象一下,梅花山上为什么会这样热闹?
(一学生站起来):老师,让我说,看花的人们一边看梅花一边在说话。
师:好,请小朋友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甲:(用手作梅花状,鼻子凑上前)这里的梅花真香啊!
生乙:这里的梅花不但花多,而且颜色也多,就像天上的彩云一样。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说,真了不起。
生(丙):我要把这漂亮的梅花拍下来,带回家好好看看。
生(丁):我来用鼻子闻一下,把它的香味留在心中。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这里的梅花又香又漂亮,我真想一直留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春天一到,来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人们一边看一边在赞美梅花的美和清香,所以梅花山成了――(学生齐说)欢乐的海洋。
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从“欢乐的海洋”入手,让学生利用挂图充分理解春天的梅花山是欢乐的海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从图上观察到的、想到的,这样做,进一步揭示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这句的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点击显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案例】相关文章
第一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谜语》一
2008高考语文之冲刺训练诗歌鉴赏
《难忘的一天》课文内容
《古诗两首》探究感悟
四下、积累.运用六
老王
书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第8册《桃花心木》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的常春藤》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后记案例反思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17015/
上一篇: 《桂花雨》一课
下一篇: 写作《写消息》表格式教案5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