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一种生命的运动
一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语言是人的精神、人的生命,语文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用“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生命本身。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田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确实,人的生命只要存在,就离不开交往,而在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怀、思想和创造力,又无不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它使得语文这一思想交际工具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语文活动,如“听”、“说”,“读”,“写”,是人的一种生命的运动;语文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命运动。
1.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而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和观照,同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
所以,学生应该是阅读与写作的主体,要鼓励学生对所阅读的课文有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让别人践踏自己的头脑,成为一只堆积知识的“书橱”。“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和写作”,应该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开拓他们的精神自由的空间。
2.文本的生命性
“言为心之声”,无论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可以视为人的生命情感的表达,尤其是文学作品,更是作者的生命体验、人生追求的外现。语文的背后是“人”,“人”的前面不是“认识”,而是“生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教材中的文本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低徊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其中跃动着的思想与精神、灵魂与气骨、生气与生命,都会以其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唤醒学生的人性与理智、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3.语言的个体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发展语言教学大纲》)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彩。
二
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经指出,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语文教育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确实,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过程要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学生学语文,即是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学会生活,追求崇高,完善人格。
1.学会生活
《学会生存》告诉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人的精神空间、情感空间和美感空间的丰富和充盈,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甚至更本质地体现“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空间存在巨大的伸展可能性,通过语文教育影响,让学生主动构建个人精神生活空间,应成为当代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发展目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生“立人”之本和“立言”之源。语文教育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把“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不断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参悟生活真谛。
2.追求崇高
崇高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境界。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确只有很少的人能达到“崇高”,但不能否认,确实有很多人在追求“崇高”。“崇高”意味着人的生活的一种价值水准,使人不满足于目前的发展水平,不断地向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攀升。语文教育引导人追求“崇高”,其本意在于引导普通民众对英雄品质的肃然起敬和对伟岸人格的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犹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液;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他写的《名人传》给我们的就是崇高的引领。
3.完善人格
人格,标示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品性和高度,是值得一个人终生珍爱的圣洁领地。人格的沦陷,意味着尊严的丧失;人格的伟岸,表明精神的高贵。应该说,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在人格的养护下颇为悲壮:屈子投江、陶潜采菊、太白放歌,都堪称流芳千古的佳话、精神永恒的典范。
语文教育要关注精神家园,构建生命课堂,不再让学生丧失自我。语文教育培养的不是精神侏儒,情感白痴,而是具有批判力的公民,具有道德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人,是能从中获得内部的平和,并达到与社会、自然和谐的“人”,大写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三
1.阅读课——生命的涵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一方面,体验教材文本所蕴藏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一方面,体验师生彼此生命的各种姿态。这样,学生不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而且是和教师一起经历一段生命情感体验的伙伴。
①发现“人”。
任何语文教材,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与人有关的,叙事、绘景、写物,实质上都是写人;从哲学意义上来说,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肯定。阅读作品就要对“人”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对人的生命存在有所思考、有所探寻。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主张:文学应转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力图揭示出“隐密的深处”、“生命的模式”,《墙上的斑点》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所表现的其实都和生活状态有关。作者追寻这样一个优美宁静、平等自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这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生命境界,也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发现的“人”的存在价值,教学时我们通过对描写“自由清醒生活状态”两部分文字的朗读,抓住一些富含哲理的语句,体悟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深刻思考,进而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人的心灵难免受到戕害,生命受到异化,许多文学作品用不同形式加以揭露与阐释。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典型的一篇,下面是围绕发现“人的存在”这个主题所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段,从中我们能体味出阅读教学中发现“人”的重要,体验生存的姿态。
讨论“格里高尔生理上变形”,把握主人公形象,体会人物形象意义。
讨论中引导品味关键语句:①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苦多了。 (这些是格里高尔生活的全部,即使是在“变形”之后也仍然纠缠他,展示了小人物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艰难的生活境遇。) ②我若不是为了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那时候我就会时来运转。不过眼下我必须起床,因为火车五点钟开。(这些表现了格里高尔工作勤奋,有责任感,为还清父债而忍辱负重,也反映出小人物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丧失了自己的自由。) ③那门他不敢开,他生怕会吓跑了必须待在母亲身边的妹妹。除了等待,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躲在自己房间里的暗处,不为起居室里的人所看见,自己却可以看见全家人坐在被照亮的桌子旁边,可以倾听他们的谈话。(格里高尔在“变形”后有沉重的负罪感,为不能挣钱养家而忧虑,他谨小慎微,孤独自卑,对家人有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小结:格里高尔是一个心地善良,勤劳忠厚,有责任心的人,又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他的变形揭示了现代人这样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渐渐丧失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讨论家人心理上变形,理解人际关系的冷漠,感悟异化的本质。
母亲:可怜儿子,想看看儿子。看见儿子,却昏过去了。求丈夫别伤害儿子。儿子死了却“挂出一丝笑容”。 父亲:由惊奇而愤恨而狂怒,用手杖赶儿子回屋子去。向儿子扔苹果,追赶儿子。最后同意女儿的意见,把儿子弄走。儿子死了,“感谢上帝”。 妹妹:开始照顾哥哥,不久厌恶,对着这个怪物,她无法生活。最后把哥哥锁在房里。哥哥死了,“心情变得越来越轻松愉快”。
小结:在现代社会,在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下,亲情已不再是维系亲人关系的主要基础。揭示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现代社会金钱关系对人性的摧残。深入思考下去,就会发现,家人心理上并没“变形”,即使是格里高尔没变形前,家人其实也只是把他当作赚钱的工具!这就深刻地揭示了人自私、冷漠的本性,揭示了“异化”造成的人类生存的巨大困惑,以及这种困惑中人们的悲惨命运。
②体悟“情”。
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写情来刻画人的;要发现并体验“人”,就必须通过作品的具体的故事来发现体验“情”。“情”是人们塑造自身、认识自身的中介,人的情感是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人自身完善的推动力量。李泽厚说:“艺术的特征是形象性,其实,情感比形象性对艺术来说更重要。艺术的情感性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笔锋往往带情”,《项脊轩志》的“欲涕”深情,《五人墓碑记》的激昂慷慨,《我有一个梦想》的汹涌澎湃,熏陶着我们,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生命更丰满。
阅读教学中,体验文本所蕴涵的感情构成了生命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一则用文学作品提升学生情感的教例。
《我与地坛》(节选)是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第一部分记叙“我”双腿残疾后十五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叙说“我”那“活得最苦的母亲”对残疾儿子那种不仅疼爱而且理解、毫不张扬却意志坚韧的母爱,寄寓着“我”对母亲的无限痛悔、思念之情。把两部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我”与对象的关系,关键在“我”从对象那儿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但高一学生大多经历平淡,与作者的思想有相当距离,与自己的母亲又有一定的代沟,所以应把体味评价作者对生死和苦难的感悟,唤起学生对母爱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提升自身情感。
上课前,课堂中响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激荡起情感的涟漪。学完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教学后,学生明白母亲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无私地奉献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的儿子,史铁生终于逐渐理解了母亲。下面有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学生凭借这些材料,结合自己的母亲谈谈体会,恳切优美的文字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唤醒了他们对母爱的理解,不少学生读着、谈着就哽咽了。从母亲身上,史铁生读懂了,学生也读懂了:要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地生活下去。在高潮处,不失时机地播放满文军的MTV《懂你》:“把世界全给了你,从此不知心中苦与乐……”师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
课文的思想美和语言美熔冶于“情”中,语文教育,最要紧的是要在作品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我与地坛》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以提高人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的,发挥语文教材有“情”的特点,按鉴赏心理“解构自我—比照自我—拷问自我—提升自我”安排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悟“情”的教育。
③感受“美”。
马克思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教材中所有的作品,包括艺术文、科学文和说理文,都是对美的创造:艺术文创造艺术美,科学文创造科学美,说理文创造理论美。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体验美的感受。如下例: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川端康成认为“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此要“清醒地活下去”,去努力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的美。
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美呢?
首先,作者认为“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自然美也是如此。
其次,作者告诉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自然之美。
再次,作者说明不但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认为要感受到真正的自然美需孤寂恬淡的心境。
自然的美日复一日静静地存在而不为人知,但在川端康成看来却是“格外引人注目”,而且“无与伦比”。寂寞村庄黄昏的天色,被水濡湿的古伊贺陶瓷,花瓣上的水珠,乃至一片树叶,都是苏醒的美,都有日本的色彩。川端康成认为,这样的与美的邂逅,就是文学,就是人生。同样,今天我们读《花未眠》,这样的与美的亲近,也是一次美的启迪,美的开光。
④领悟“理”。
语文教材中不仅理论文充满道理,就是艺术文也蕴涵深刻的哲理。《巴尔扎克葬词》的生死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自蔽”之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有无”概念,让我们心灵颤动、思考不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诗文中的哲理显得同样重要。对“理”的体验是对作品感受深刻化的体现。
下面是《我与地坛》教学的一个片段,我们是这样通过语言让学生领会文本中的“理”的。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如前句所述,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请评价有创意的语言。
概括:小昆虫和草木当然明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虽很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
史铁生想到了,当然明白了自己也应如园中的小昆虫和一草一木,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
请朗读第七节
有些人不理解这古园的形体,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的”?
引导: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根本处境,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 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世上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万古如斯的,既然如此,就不必太执着于一己的得失、荣辱、哀乐,人生须臾,沧海一粟,风物长宜放眼量。
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永恒,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小结: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2.作文课——生命的舒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有这样的要求: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程红兵老师认为,生命性是中学生作文的本质特性。写作显示人的生命意志和本质需求,是人的发展的选择,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做人”的教育中去,也既融入人的生存发展等生命需求之中,融入人的知、情、意、行的成长之中。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生命的需要,是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
①突出情感色彩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优秀的作文往往是情感自然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就文章的作用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写作中首先要突出情感色彩,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真实自然的情感,不故作姿态、无病呻吟,可以寄情于物,化实为虚,想象寓情等;表达积极健康的情感,抒发心灵美的情感,凸现个人修养,讴歌高尚情操。如“写出人物的个性”作文指导课可以安排六个环节:课堂导入,病例分析,技法例说,课堂操练,范文点评,专题训练。容量很大,材料很多,是希望通过大量的典型材料点燃学生几近麻木思维火花,而所选的材料必须无一例外强调情感的自然真实与积极健康,为引发学生的情感起到良好的作用。比如下面一则学生作文片断:
和父亲远了,却一天比一天更多地感受到父亲其实给了我很多很多。他的放任自由给了我多少别人没有的东西。在我的同学向父亲撒娇讨奖赏的时候,我已经不得不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文理分科的时候,妈听说我选文科非常生气,父亲却淡淡地说:“随她去吧。”他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的淡淡的口气却藏着对女儿的信任,父亲一定相信:女儿长大了,女儿一直都优秀,她应该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并且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我突然就明白了父亲这些年来对我的事不闻不问的一片苦衷,他是希望我自由地伸展自己的理想而不受太多的束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很早,父亲就认为他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和父亲在一起还是没有很多话可以讲,但是我却开始一点一滴地收集和父亲在一起既沉默又幸福的时光。有一次回家时我坐在桌前看《生活的艺术》,父亲进来后拿了本《读者》看。那是晚上,黄色的灯光很温馨,我们一起在灯下看书,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我却觉得这一刻我和父亲靠得最近。
有时候会想到失去,从未在意过的事想象起来却让我恐惧得浑身颤抖。失去父亲的恐惧,实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是我的生命永远无可替代的依靠啊。有天晚上听黄磊唱《背影》,听得眼泪不知不觉往下流……
如果有一天,父亲也走进了我的往事,只留给我一个颤抖的背影,我该如何去承受呢?
②体现生活色彩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已成为作文的生命源泉。
体现生活色彩,首先关注和珍惜学生生活,作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表现学生生活的意义;其次要关注社会热点,在作文中辨证地展示真实的、多元的生活。只有让作文处处洋溢生活色彩,才能实现人、事、情、文的真正统一,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如学过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折服于文章朴实而又典雅的语言,钦佩汪老善于观察生活、从平凡生活中提炼美的大家风范。我们也尝试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发现生活的闪光点,悟出生活的真谛,就去观察弄堂,经过分析、联想,然后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感悟到普通的弄堂有丰富的内涵:
弄堂名有许多。“会馆弄”大概是个旅店集中的地方,饭馆之类不会在这种狭小的地方。“竹笆弄”的人家都曾以竹为篱。“万缸池弄”附近曾有一个池塘,据说池水要用一万只缸来盛……
弄堂往往是弯弯曲曲的细长小路,江南人性格除受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也受到了弄堂的影响,说话像弄堂一样弯来弯去、委婉细腻。
弄堂似乎像网络,四通八达,或许,这正是南方人的思维模式;南方人善于把握机会,正如在道旁尽开门窗,对于外界的观察与分析是抓住机会的首要因素。
弄堂是温馨的,是团结友好的,她能给人以轻松,给人带来欢乐,我依然怀念她,怀念那暖暖的下午,大家坐在弄堂边的屋檐下,有情致地聊着……
弄堂两旁的墙壁上,发满了青苔,偶尔有几棵小草,在微风中瑟瑟发抖,墙壁上一道道深深的伤痕,仿佛在述说小弄的沧桑,我不禁觉得有些伤感。走出弄堂,尽头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我望着天空,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
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因此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这样才能读懂生活,写出生命,继而以他们的心、他们的笔去创造生活美,提升生命价值。
③洋溢人格色彩
人格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核心。作文中的人格色彩就是指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篇章等能展示出个性化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表现出个性化的道德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张作文纸就是展示每个人知识的舞台,而人的知识都是附着在人格上。
洋溢人格色彩,首先需要学生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其次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再次还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在写作中流露美好情操和创新意识,洋溢完善的人格色彩和力量。我们曾写过一篇以 “痛”为话题的文章,当学生头脑中智慧、灵感的火花被激发时,人格提升的效果也浸润其中。下列这些语句能看出学生对人格的拷问:
痛楚,并不是把喜悦撕碎让你来承受,而是让你在暴风雨后能看见彩虹。(陈斌)
痛苦是调味剂,是成功喜悦的一部分,我们的世界,痛并快乐着。(陈丹群)
体验人生的痛,是一番际遇;回味痛,是一片景观;享受痛,则是一种境界。(周小叶)
痛像一个核桃,未被敲开时,有强硬的伪装,让人望而生畏的坚硬;敲开后,散发芳香,蕴涵着丰富的营养。(施佳利)
这次作文中,我们还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能够跳出个体内心之痛,以广袤的视角和博大的情怀,体验成长,体验生活,对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发言。如黄超威同学写的《大山里来的丫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卖花小女孩,通过丫丫纯真的眼光和语言,反映了卖花儿童这个群体的悲惨的生活现状,透视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痛,还有深深的思考,对做人资格的思考。
接着小姐姐开始教丫丫怎样卖花,要找什么样的人,要怎么样缠住人家,怎么样使人家买花……电影一散场,人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小姐姐像箭似地跑了出去,一把拉住一位漂亮阿姨的裙子,可怜楚楚地叫着:“买花吧,买花吧。”一会儿看看漂亮阿姨,一会儿望望和阿姨一起的叔叔,不停喃喃着:“买花吧买花吧。”丫丫愣了好久才向小姐姐跑去呆呆地站在一旁,一会儿看看小姐姐,一会儿看看漂亮阿姨和叔叔。漂亮阿姨和叔叔想把小姐姐拉开,可小姐姐只是死死地抓着裙子,一点也没有听见叔叔说了什么,自顾自地喃喃着“买花吧买花吧”。叔叔显然是火了,一把抓过小姐姐的花,狠狠地丢在地上,接着把小姐姐推坐在地上吼道:“你有完没完,都说不要了。”小姐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旁边的人一下子围了过来,丫丫也跟着哭了起来,小姐姐哭得更是伤心了,漂亮的阿姨拿出了五块钱才让小姐姐停了下来,人群也渐渐散开。
丫丫去扶小姐姐,哭着问:
“小姐姐,痛吗?”
“不痛,一点也不痛!”小姐姐满意地把钱收进了衣服袋袋里……
3、口语交际课——生命的浸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所有的书卷气及其全部的文化修养,都能通过听说体现出来,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认真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观点,不仅是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社会生活顺利与否的重要标志。”高雅的谈吐仪态,幽默的语言风格,严谨的讲话逻辑,得体的语调表情,应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当代中学生所向往追求的生命内涵与外现。
①渗透情感态度
既然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这是一种深层目标,或者说是隐性目标,它应包含、渗透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项具体目标之中。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追求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过程才会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学生良好交际态度的养成。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否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否凭借口语交际魅力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口语交际修养至关重要。
②注重过程方法
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如“口语交际要文明得体”这个话题,教材就安排了三个活动:如何说服别人,如何说“不”,劝慰、鼓励别人,这三个活动就是让学生进入三个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境,通过实践达到说话文明得体的要求。
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互动过程中去,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平等的氛围,即要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提倡师生平等的交流对话。
③着力能力培育
要在“知识和能力”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多搭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如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作口语交际训练时间,要求每个学生轮流上台。这是很多老师在做的、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追求实效,所以一要确定每学期的训练话题,如第一学期为“说说我自己”,第二学期为评述现实新闻,第三学期为朗诵简评诗歌,第四学期为小说戏剧对白,第五学期为话题演讲等。二要有点评有总结,开始可由老师完成,逐渐放手,由学生自我完成。三要引导学生认真准备,总结经验,可采用打分制。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过程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做到三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真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生命质量。
4、语文活动课——生命的勃发
生命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我们指导学生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剖析自身人格弱点,提出人格自我改造和完善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人格弱点有选择地参加实践活动,磨砺自己,从知行统一角度来重塑、完善生命状态。如举办新闻采风、影视作品评析、学生佳作评点、生活聚焦讨论、时事专题演讲、诗歌创作朗诵、学生自办手抄报等活动,这是一类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重点,发展个性为主线的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更多地寻找自我闪光点和自我价值,关注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做到修已善群,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生命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孟轲. 《人生平台上的语文》. 科学出版社. 2002
2、王尚文. 《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顾明远 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海南出版社. 2001
5、王坤庆. 《精神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6、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