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两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并理解词义。
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你从这些事中,看做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 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一事。因为买《山海经》 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所以重点详写。
对她不好的习惯,我开始是憎恶讨厌当听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之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得知长妈妈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
新的敬 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白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用阿字有亲呢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的口气。
(学生的总结大意对即可,语言不求一致,重在学生自已讨论解决问题。不到位之处教师可点拨)
[过渡]
从总体上来说,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尊敬、喜爱的。尤其课文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可是为什么在课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应该怎样理解?长妈妈具有怎样的性格?
四人小组探究合作学习,讨论明确: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阿长的出身低下,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年青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在写法上也是欲扬先抑,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作铺垫,更好地突出了重点。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
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解释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
指名学生朗读19~29段。
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在阿长买《山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 心理?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讨论明确:
此前,先写远房的叔祖使我接近了书籍,交代了我是怎样地渴慕《山海经》,而又为什么
求之不得,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又是怎样地念念不忘。有了这些铺垫,才能说明
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
我认为对她说了没有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进而想到这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做到
了,我也由此而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她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真的有伟大的神力。前面写阿长讲完长毛的故事,我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虽然是描摹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的心理,但由成年作者写出来,总带有戏谑成分;而此处再写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语气显得庄重,感情极为诚挚。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
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小结
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就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一直挂在心上,并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
书。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为孩子倾
注的这一片心血,深深地打动了鲁迅,因而阿长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
拓展延伸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像的空间,大家想像一
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小结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
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
的事实。尽管阿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作者写得却十分亲切自然,读者从她身上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直率。《山海经》是作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他将对长妈妈的感激变成永久的怀念,以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
作业:将自己交流过的短文整理在作业本上。仿照本文的写法用一两件事写一个自己熟悉的
《阿长与山海经》的反思
我由学生初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入本课。先请学生解释评价课文标题,让学生学会拟题。然后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课文写了哪些事?学生踊跃发言,回答说写了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外形的特点、以及作者讨厌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讲了她给作者买《山海经》这件事,最后写作者对她的怀念。
这节课并不是根据我的预设教案来上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学情临时确定的,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从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美女蛇的长妈妈引到给我买《山海经》的阿长,学生感到自然、轻松。
第三, 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提问中: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她买到书后心理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觉得有话说、有意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说无限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讨厌阿长的地方正是作者儿童心理的正常表现,阿长学识、地位的研讨正揭示了她为何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举止的原因,她如何给我买到了书,把想象的空间交给了学生,也展示了阿长热情,关心孩子,淳朴的性格。这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它将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启迪,让我不断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二
目的要求:
1.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 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4、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
重难点:
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普通得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粗俗,粗俗得语言刺耳,动作可鄙;她迷信,迷信得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尤其是目不识丁的她一次看到鲁迅听人介绍《山海经》时的痴迷神态,竟超常人所不能地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此举此情震憾着鲁迅的一生。长妈妈去世30年后,鲁迅写此文以示深沉怀念。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