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杜甫

杜甫

教学设计   2025-01-11

登 高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和措辞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诗歌创作。诗歌教学不管是欣赏境界,还是鉴赏语言,其目的固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准备材料

1、诗人的生平及诗歌2、诗歌写作的背景3、诗歌的参考译文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当他们把这种情感熔入笔端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人把凄清的秋景与伤感的情绪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真正开创"悲秋"这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的人,是宋玉。宋玉的名篇《九辨》一开头便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此后"悲秋"这一个话题延续了数千年,包括杜甫在内的许多诗人都深受其影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名篇《登高》,共同感受秋天风景的肃杀、寂寥,作者内心的愁苦、悲凉。

二、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三、意境赏析

1、用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

诗歌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艺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浮想联翩,头脑中有大量形象闪现、组合。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赏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借助于想象。如果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学习与欣赏。

诗歌想象的方法:

(1)根据字词想象单个形象;

(2)根据句节想象群体形象;

(3)根据全篇想象整体形象。

2、创造新的形象

提出课题:请同学们发挥一下想像,再深刻地感受一下,创造性地体味诗的意象,把诗歌的前两行诗描绘的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四、赏析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自主思考,把诗歌的内容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2、小组交流探讨,每小组遴选出比较优秀的篇章。

3、教师主持,请各小组的代表发言人诵读优秀的改写文章。

4、教师在听诵读的同时记录小组发言的纲要,并做好总结和评价。

教师总结:

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五、情感把握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抒情诗由“情”出发,是诗人感于外物后一份心灵颤动的美妙,一份鲜活的感动,一份撞击心灵的真诚。

我们在上一部分的学习中在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形象,体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但要想更深层次的把握作者的感受和情感,一方面需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诗歌中呈现的意象、措辞进行深刻的分析,从每一个意象和每一句诗行里去仔细捕捉,再把它们连缀起来,组合成我们对诗所要表达的深层情感的了解和感知。

1、教师出示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下一步探讨的材料依据。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求在赏析诗歌时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诗的历史背景.其一,该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其二,杜甫此间“漂泊西南天地间”,“何日是归年”.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其三,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的相继去世.其四,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多的萧瑟景象,定然会使老杜发出慨叹,从而抒发情怀。

2、从意象和措辞两个语言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

(1)小组合作探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的“猿啸”、“落木”、“长江”三个意象的寓意。

(2)小组共同探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句诗的措辞,如“万里”、“百年”、“繁”、“浊”的效果。

(3)教师点拨指导,小组同学交流探讨成果。

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

2.横向联想,既有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此比较中鉴赏是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

3、教师评价总结。

猿啸”: 李白过白帝城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到奉节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渔夫旅客们坐船经过夔门时,听着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个个泪落满衣襟。“巴东三峡猿呜悲,猿呜三声泪沾衣”。想像中的奉节,想像中的白帝城,就如文字里写的那样凄凉。

“落木”: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长江”: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万里”: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

“常客”常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

“多病”:人生苦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

“孤独”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

“繁”: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月不多,此为“

霜鬓”之悲;

“浊”: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异乡飘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纵观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六、即兴赋诗:

1、选题:

(1)把《登高》一诗改写为现代诗歌。(2)以“悲秋”为话题,写一首诗。

2、要求:

(1)写诗要注意韵律(2)写诗要选择鲜活的意象(3)写诗要意蕴丰富

(4)写诗要有充沛的感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名篇《登高》,此诗被称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乃至“旷代之作”,本诗理当有着很多的赏析点。学习中,咱们着力发散引申,着眼联想想象,致力融会贯通,在篇内篇外的名句境界中去自然感知诗篇的魅力与意韵;也引领大家尝试着写了诗歌,希望大家能在国家现代化的大潮中,固守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传统,延续我们民族文学的文学样式。大家牢记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点击显示
【杜甫】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19943/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