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后记3
《灰椋鸟》这篇文章与一般的写小动物的文章不同,它介绍的不是灰椋鸟的外貌、习性等等。它向读者展示的是百鸟归林的壮观和温馨的场面和闹林的热烈欢腾的场面。而两处场面描写条理清晰、点面结合、生动细腻,所以,我将教学定位于“读写结合”。一方面通过品词析句、情境体验、想象画面等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修辞的表达效果等,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并迁移运用,仿写练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以下谈谈在本课中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
一、读中悟写
1、抓思路,悟写法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也就是文章的脉络。摸到了思路就如同找到了开门的钥匙。正如叶老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文章的思路是在词句段的有序组合中表现出来的。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课文层次编排的顺序。例教学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场面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后”,从“先回来的鸟”写到“后到的鸟”,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写作应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教学灰椋鸟闹林的场面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写了几只鸟的翩翩起舞的场面,又写了百鸟争鸣的场面,
2、学内容,悟语言
学生的词语匮乏是写作的一大障碍,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除了不会在生活中摄取材料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说没词。目前,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词句的解释而忽视词句的运用,这是不妥的。阅读中的理解是学习语言的初步,而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更是掌握语言特点和规律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他们积累,鼓励他们运用。如:
(1)感悟灰椋鸟归林时的气势大的词。
(2)品味句子的写得好,感悟拟人、比喻、对偶的修辞的运用。
(4)“呼唤”和“应和”,师生的合作表演
(5)文字变为诗歌的排列形式,感受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对仗工整,诗一般的语言的魅力。
象这样的题用意是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取出来,在语言实践中使这些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以写促读
1、仿例子,练表达
本文作者在写灰椋鸟归林和闹林场面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才会使人读了文章之后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写结合的点。教师在教灰椋鸟倾诉,呼唤,应和时,先由师生合作创设了“呼唤”,“应和”的情境,既理解了这两个词,又引导感受了母子间、兄弟间、伙伴间的情意。此时,再引导孩子模仿抓住“倾诉”想象表演说说倾诉的内容,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又进一步体会了鸟儿之间就像朋友、家人、爱人一样,互相倾诉着,呼唤着,应和着,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随后,“好像……又像……”的教学也渗透了这种写法。这个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学习运用了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又为人文的朗读感悟做好了铺垫。
2、导课外,重延伸
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的作业,再次体现读写结合,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三、读写结合
课末,教师总结,本文条理清晰、点面结合,将灰椋鸟归林、闹林的场面描绘得跃然纸上,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你能不能想象灰椋鸟早晨出林的场面呢?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个片段。
此练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一在于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文中优美的词句,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二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条理清晰、点面结合、巧用修辞等写法模仿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翟校长对我的课给予了点评,说我将品读中的“揣摩”表现到了极致。我知道,这是他的礼貌,他的宽容,他的鼓励。其实我的课上有很多的失误,很多的遗憾,还有我的调控能力和点拨艺术有待加强。真的很感谢进修校安排的这次活动,更要感谢我的导师——何校长,好好向她学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