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威尼斯概述
著名水城威尼斯由纵横交错、宽窄各异的水道隔开和众多的小岛组成。市区离陆地4公里、离海边两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不断完善。蛮族入侵时期,大批来自斯皮那、阿奎雷亚、亚得里亚、阿尔蒂诺和帕多瓦的难民涌入泻湖诸岛,形成了这里居民的主要成份。历经数个世纪,人口持续增长,直至发展成一个举世无双的类型独特的水城。
应该提及,由于已有160多条水道于塞城陆地,威尼斯目前岛屿的数量已减少到18个,其中包括大圣乔治岛和久德卡岛。
威尼斯最长同时也是最宽的水上街道是将威尼斯分割成两大部份的“大水道”。大水道上横跨着三座著名的大桥:斯卡尔齐桥,里亚尔托桥和学院桥。有45条可以行驶水艇和被称作“贡多拉”的威尼斯尖舟的“溪道”与大水道相交汇。有350座桥梁把全城各部份连在一起。城市分6个区:卡纳雷交区、圣马可区、卡斯特罗区、道索杜罗区、圣波罗区和圣十字区。1480年以前所有的桥梁全是木桥,后来都改成了石拱桥。
威尼斯陆上街巷的名称都很特别,与通常意大利语中的用字不一样数量不多的大街叫“路旮”(ruga),来自法语rue:也有的叫“石道”,因为这些街道是最早铺的石面。窄小的街巷叫“卡里”,濒临水道并给建筑物当房基的小路叫“基道”;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使馆区的马路叫“利斯塌”。两旁开有各式店铺的街道叫“商道”。被称作“溪道”的小水道旁,多基道通往水面的台阶叫“岸台”。由水道填成的街道叫“陆溪道”。从卡里或小广场分出来的叉道叫“支道”。教堂旁边的广场叫“地场”,过去曾经是种蔬菜和种马类的田地。建筑物之间的小广场叫“小地场”。四周围是建筑物,只有一条出入口的小广场叫“院场”。“泊路道”是指过去曾经是沼泽地的地方。过去曾经可以游泳或钓鱼的水塘被称作“池子”这些具有浓烈的威尼斯名称已足可以概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城市的变迁,我们还有什么更多可说的呢?对了还有一条在楼群下面延伸的街道,叫“楼街”,与他相通的有卡里、有小地场院、有院场院……当然还有水道,水道也是一种街道。能说明威尼斯城市发展历史的光是街道的名称,也有楼房的编号。这种编号法对外来的人来龙去脉说是十分头痛的。编号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往后排的。它不是按街道、卡里、地场、小地场编排,而是按区统一编。为了使楼号编排较明了,1801年重新进行编号。新编的号比较清楚,不过是按照内城区和外城区编排的。内城区有卡斯特罗区、圣马可区和卡纳雷交区。外城区有圣十字区、道索赔杜罗区和圣波罗区。1837年到1941年间按区建立新的房号,用红号替下黑号。即便如此,在威尼斯的某些地方人们仍可以看到用罗马数字标定的某些地方号与那些规范的用阿拉伯数字标的号放在一起,有时罗马数字写在背面。圣马可区有亚美尼亚楼街,在一幢楼的楼号963-964的旁边标着IIIIV和IIIV字样,即九和八(LX和VIII)。
今天威尼斯还是十三世纪的样子,只有个别建筑物因进行过部份修改而改变了模样。但这对城市总体部局是毫无影响的。由于人口持续增长等原因,19世纪进行了旨在方便与大陆联系的几项大的建设。1841年到1846年建起了从市中心到梅期特雷之间的全长为3601米的铁路桥,从而改善并加强了同大陆的联系。以后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于1933年建成了公路桥,人们可以开着汽车往返于水城与大陆之间了。
威尼斯诸岛包括乔治岛和久德卡岛在内面积7平方公里多一点点。而威尼斯市所管辖的地区则要大得多。因为它还包括其它一些居民区:在环礁湖内的有穆拉诺岛和托切洛岛:海上岛屿有丽都岛和佩雷斯特丽娜岛。另外还有大陆没海的居民点。
大水道
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的街道(全长四公里)。顺水道观光是浏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方案之一。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大水道将城市分割成两部份,河面上横跨着三座名桥——里阿尔托桥、斯卡尔齐桥和学院桥,过去大水道曾经是威尼斯的门户,是这个国家的通商口岸。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地位。以前的港口不止一次的变化了位子。今天的大水道已成为威尼斯的“迎宾河”。自15世纪起,布满水道岸旁古老的拜占廷式的住宅已由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或者巴洛克式建筑所取代。对威民斯来讲,这些世纪是光辉灿烂的。水道两岸边竖起了各具历史意义的教堂,与楼宇竞相互应,景色极为壮观。有小圣西门教堂、外立面为巴洛克式的斯卡尔齐教堂;有18世纪重建的高大的圣杰雷米亚教堂、17世纪建造的圣斯达教堂;有建于11世纪17世纪又重建的参撒木埃雷教堂;还有拯灵圣玛利亚教堂,它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巴洛克建筑。从建筑艺术上看,其它重要的建筑有17世纪的费朗吉尼楼、哥特拜占廷式的奎里尼楼;有17世纪建起的克莱尔.贡塔里尼楼、15世纪风格独特的哥特式建筑乔瓦内利楼、威尼斯最精美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温德拉明.卡乐奇楼以及著名的威尼斯游乐场。另外还有外观奇特的贝洛尼.巴塔贾楼,它是由设计师巴而达隆雷.龙格纳建造的。
海关
海关建筑群位处多索杜罗区的岬角上,它象一个枪尖插进泻湖,将大水道和久德卡水道分开。它的后面是座修道院,再后面就是拯灵圣玛利娅教堂。15世纪初期,这里曾经是供从东方来的船支靠岸向海关报关纳税的地方。为海关盖的办公房不止一次的翻新。1677年海关的尖塔建成,屋顶上竖着一座小塔。小塔上面有两个奴隶塑像,擎着一个巨大的镀金天球,天球上有一幸运女神雕塑(17世纪丘塞佩.博诺尼作)女神是用一只脚站立的,她可以随风转动,以表示人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事业中都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两旁的建筑结构是不同的年代建起来的。有一边是石结构,拱门用浅色石材砌成。另一边排列较密的拱形门窗全是白色的。最后一次修建是在1838年,由皮伽齐负责。
里阿尔托桥
这里的第一座桥是木桥叫做“钱桥”。是由尼古拉.巴拉帖里建的。后来曾经重建过。再后来在一场动乱中被巴伽蒙特.铁波罗毁掉,后来又重建。1444年坍塌,就改建成了活动桥,两边盖有店铺。成了吊桥。16世纪人们觉得木桥不保险,就决定建一座石桥。通过招标选中了昂托尼奥.达彭特的方案,而那些有名的建筑师如米开朗琪罗、桑索维诺和帕拉第奥等人的方案却被冷落。新的石桥于1592年竣工,单拱跨度为28米(这里是大水道最窄的水面),高出水面7.5米。
圣马可广场
广场的建设可追述到公元9世纪,虽然历经了数个世纪的变迁,其总体面貌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设计蓝图。13世纪中叶塞巴斯蒂亚诺兹亚尼总督对广场进行了修建,把圣马可前面的教堂扩大了一倍,还竖起了两根大石柱以界定小广场.一个世纪以后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