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比较句式
知识扩展
2025-02-22
《师说》中的比较句式,在高中文言文句式教学中,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师说》中的几种比较句式作简单分析和归纳,以益于学生理解课文和掌握句式。
一、用介词“于”引入比较对象,形容词放在“于”前面,表示“前者比后者更……”
如: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比)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比)
二、用“乎”引入比较对象,用法和“于”相同
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比)
三、用“相若”表示两者很接近
如:
彼与彼年相若也。 (相若:差不多,相似)
四、用“不及”、“不如”表示前者比不上后者
如: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不能及:比不上)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不及:比不上)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如:比不上)
五、列举出几种不同情况及结果作比较,以示强调,引起读者注意
如: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总之,掌握好《师说》的比较句式,对于课文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学生也易于把它延伸到其他课文的比较句式的学习中。
点击显示
【《师说》的比较句式】相关文章
急他人之急
中考成语考查设误类型在线分析
雨,落在校园里
汉语结构划分中的图示符号
真实的鲁滨孙很粗野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编书的爷爷
敲响中国保护资源的警钟
被人们遗忘的乞丐──于勒
名人与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23964/
上一篇: 圆润锋芒
下一篇: “乐”是表象,“醉”是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