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谈礼貌》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谈礼貌》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2025-02-0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初步学习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4、懂得从小要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难点:

1、理解“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学习选取合适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礼貌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谈礼貌》。板书课题。

由课题,我们想到四年级曾学过一篇类似的课文,叫——《说勤奋》,它们都是说理性的文章。这一类的文章大多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提出观点、举例证明、总结观点。

2、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

课文先提出观点: 。

然后又举了三个事例分三层来阐述观点:

故事一讲 ,告诉我们 。

故事二讲 ,告诉我们 。

故事三讲 ,告诉我们 。

最后总结观点: 。

二、 精读理解,感悟“礼貌”。

1、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素以“礼仪之邦”为荣。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就讲到:“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而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用文中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出观点;不失色于人,就是要——礼貌待人,不失口于人,就是要——使用礼貌语言。从而,作者引出了自己的观点:

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为了证明阐述这个观点,文章列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划出表现文中人物如何礼貌待人(不失色),使用礼貌语言(不失口)的词句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读文,三个故事分别出示: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道 理 什么情况下

(不失色) (不失口)

岳飞

小学生

女青年

周总理

交流:故事一:

(1)有感情地读岳飞的话,岳飞问路,彬彬有礼,与岳飞相对比,牛皋问路,却是粗暴无礼,出言不逊。读牛皋的话。

以小组分角色练读。

(2) 教师随机采访“老者”,然后引出俗语。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结合故事理解“暖”“嫌”和俗语的意思。

小结过渡:老人们常说:多叫一声哥, 少走十里坡。可见礼貌的重要性。

故事二

(1)告别古人,穿越时空,我们再来到熙熙攘攘的当今社会。有一天,正值下班高峰。人真挤呀!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唉呀,我的长裙子呀!师随机抽一位同学演“矛盾”的发生。

这时两位主人公又是怎么做到不失色不失口的呢?

(2)读小学生和女青年的对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

从两种不同的结果来看,你明白了什么?(相互理解,减少矛盾)

这正是——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故事三:在礼貌待人方面,敬爱的周总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下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周总理怎么做的呢?

读句子。师读,生评价。

(2)听了总理的话,你读出的仅是“礼貌”吗?你还读出了什么?

体会:三个“您”,表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不怪您,都怪我”表现了周总理勇于承担责任,宽容大度,平易近人。

是呀,从总理的话中,我们不仅读出了“礼貌”两个字,更读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高的文化修养。由此看来,礼貌不是一件区区小事,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如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出示第三层道理,齐读。

三、 回归中心,学习表达。

1、三个故事学完了,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故事中讲到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有伟人,有正面人物,有反面人物。从不同侧面证明了中心论点。这就叫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

这三个事例中的人物又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礼貌的呢?

点击出示。(有求于人时;无意伤害别人时;受到别人的伤害时。)

这三种情况中,你觉得,哪种情况下使用礼貌语言最难?

理解三层意思的递进。总结写法,出示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例层层深入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你能再讲一个故事,说说礼貌有哪些好处吗?出示要求。同桌练读

大家的故事共同有力证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果我们人人才能讲礼貌,习礼仪,那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其实,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注重讲礼貌,许多国家也非常注重礼仪。请看:(出示名言。)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兰道儿(英国作家)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的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洛克(英国哲学家)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

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温特(英国画家)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路易十四(法国国王)

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2、当今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所以,能够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不仅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更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让我们的祖国成为一个更加文明的国度!

板书设计:

19 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优良传统

关系和谐 生活美好

点击显示
【《谈礼貌》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24289/
上一篇: 25 爬山虎的脚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