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5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课前我做了什么?
1.读教材。课文内容其实很简单,自己也教了好几个回合,对教材内容应该烂熟于心了。不过,我还是把课文读了好几遍,标出了小节号,圈划出关键词语,写一些简单的批注,如把“勤于观察、充满好奇、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坚持不懈”等词语写在相关的段落、句子的旁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主要内容,这些工作也都做了,主要内容就写在备课的“调整与思考”栏内;课后的习题也重新思考了一遍。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两个多音字“薄膜”的“薄”与“矿藏”的“藏”,后者没有问题,曾不止一次地查过工具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明确的词条,但这个“薄”字,可把我们害惨了。上网、翻工具书、同事间争论,至今没有定论,甚至为此开始埋怨教学参考书。
2.搜资料。主要从网络中搜集“斯帕拉捷”、“超声波”的资料(昨天晚上也布置学生去搜集),还搜集了一些科学家的名言和“双引号”的作用等资料。搜集的资料在教学中好像并没有起多少作用,但是,我觉得解读教材的视野更开阔,对教材的理解更透彻了,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学中就更投入,更有激情。显然,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构建起广阔的智力背景。
3.备教案。对积累的教案进行了两度调整:第一次的调整是“微调”,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主要是充实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减轻第二课时的负担。第二次的调整是“重构”。思考得较多的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如何取舍?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哪里?教学进程如何推进?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与引导学生?等等。(请原谅我还是较多地用“教学”这个词,这与“学程导航”的理念有些不符了。)我感到有些困惑的是:本堂课的语言训练点在哪里?写作知识的渗透是否成为本堂课的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何在?我感到比较担心的是:教学的时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何充分地发挥?备课的过程让我时时刻刻感受到“教无止境”,所以也只能用“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聊以自慰。
4.做“课件”。这个过程与“备教案”的过程几乎同步。“课件”中无非是一些“导学提纲”之类,只有一张“夜景”图片也算一种“学习情境”吧。
5.教预习。按照备课组长的安排,本堂课提前一天进行,所以预习工作就有些仓促。没有完整的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只是利用昨天中午和傍晚的零星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也让学生给课文分了段、归纳了段落大意、概括了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了第一段,初步体会斯帕拉捷“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充满好奇”的特点。好在本课生字词很少,就不存在多少阅读的障碍。
二、放归林间自在啼:课上我做得怎样?
写下以上标题感觉有些不妥:一是“我做得怎样”,最好任他人评说,所谓“旁观者清”。二是似乎仍未摆脱“教为中心”的传统,或许思考“学生学得怎样”更有价值。好在“教学合一”、“教为学服务”,姑且思考自己的“服务质量”也未尝不可。
1.“闲庭信步”。对“学程导航”心驰神往,一直想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堂课主要分两个板块,均采用“阅读提示——合作自学——展示交流”的流程展开,整堂课教师讲的话极少,所以听课的老师都感觉到我在课堂上“洒脱”与“轻松”。轻轻地点击鼠标,学习的要求、方法便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在讲台与学生座位间自然地走动,偶尔俯身与个别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纠正、追问、总结、板书……忙忙碌碌的总是学生,有时甚至有点“隔岸观火”的味道。课堂上的这份“从容不迫”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毫无疑问,课前的钻研、思考、准备,尤其是对目标的准确把握、教材的了然于胸等,还有不间断的阅读积累,会让我们在课堂上驾轻就熟、左右逢源。
2.“水波不惊”。“基于任务的默读训练”是本堂教研课的研究主题。默读训练在语文课堂上一直受到“冷落”,有人就提出“打造语文课堂的‘静界’”,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上“静思默想”。教学实践也让我们体会到默读训练的重要性,“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同“朗读”相比,显然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和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默读”为主,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这样的镜头几乎销声匿迹,课堂上显得“风平浪静”。即使在展示交流的时候,个别学生的朗读、发言,就像海面上掠过的海鸥,也给人“水波不惊”的感受。
平静的表面下是否有“暗流涌动”,教师的引导显然是关键。在组织学生默读2~6自然段时,我提出三个“任务”进行了分步引导:第一步,理清内容,完成“蝙蝠实验”表格;第二步,品词析句,感悟科学精神;第三步,读写结合,领悟详略有致的写法。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填写“蝙蝠实验”表格的时候,要求用“简洁的词语”,可是不少学生从课文中摘录了太多的语句,显然概括能力存在问题,经过点拨引导,学生应该是心领神会了。“感悟科学精神”环节显然是本课的重点。交流中出现了这样的镜头:第一位女生发言一口气报出了一连串的答案:善于观察、大胆猜想、勇于实践、坚持不懈……我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是一位学习很用功的女生,她的手头显然有《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但是她的发言显然没有结合语言文字说出自己的感悟,而只是把参考书中的答案一股脑儿搬出来了。她发言刚停,我立即就追问她;她的表现还好,当即从课文中找到一个句子,说出科学家好奇心强的特点。或许其他的学生都从中受到启发,接下来的发言都是有根有据的。现在回顾当时的情景,我还真有点感到庆幸。脱离了语言文字的“感悟”,或者说是没有经历大脑思考的“标准答案”,又有什么用呢?进行这样的默读训练,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领悟详略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我问学生:为什么把第一次实验写得详细,其它几次写得简略,学生就都被难住了。这个问题的本身并不算太难,看来学生对写作方法之类缺乏理性认识。绕了一些圈子,总算“化险为夷”。
3.“蜻蜓点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存在“贪多求全”的问题。课文最后三个小节的学习任务有:默读、画“超声波”工作示意图并口述、圈划体现“巨大的恩惠”句子、写阅读本文的感受等,而学习的时间只剩下10分钟,学生也都露出了倦意。这时,我的内心不免有些着急,学生的自学时间当然就打了折扣,画示意图、口述等环节只能“一笔带过”了。这样处理,学生对“超声波”的理解就存在问题,也丧失了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好在最后5分钟交流阅读感受,几位学生的发言还是挺不错,让人有“聆听花开声音”的感觉,颇值得欣慰。其次是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的深度不够。对蝙蝠实验的浓厚兴趣、对科学精神的由衷敬意、对科学奥秘的迷惑与深思、对科学创造的喜悦与赞叹……这些因素应该弥散、渗透、洋溢在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可是学生似乎都很乖巧,没有迷惑,没有碰撞,没有惊喜,没有质疑,甚至没有议论,好像有点“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初次朗读一些带问号与感叹号的句子,感情较为平淡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次是课文的背景资料未能与文本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冲击学生的思维岸滩。最后是参与面不广,部分学生依然是“沉默的火山”。
三、沉舟侧畔千帆过:今后我该怎样做?
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成为幸福的语文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很生疏了,应该翻出来,认真地研读: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这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工作。具体到某个学段、某篇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教学要求的设定与掌握、教学策略的运用与调整等等,我相信都能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应该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语文课程建设,比如学生课外阅读与习作的指导,有多少问题值得学习与研究啊。好在实行了网络备课,我们像鱼儿游进了大海,我们的课程视野变得开阔,教学理念也与时俱进。同伴之间的教研活动更增添了我们工作的热情。我们好像懵懂的婴儿找到前进的方向,也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学习、实践、反思,我相信“学程导航”的理念会引领我们走向幸福的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