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游褒禅山记》教学杂谈

《游褒禅山记》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2025-01-27

〖走向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之二──比较式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假设性比较解读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在《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中采用了假设性比较阅读法。徐老师将原文中的一大段记叙性文字改成一句话请学生进行比较。

原文是: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修改后的一句话是:夫人生若探山也。

仔细品味原文,我们会发现,修改后的文字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更大,因为原文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本身就是人生奋进的象征,用“夫人生若探山也”来概括,能给人以哲理的思考。

〖文化学视野下的文言文教学〗

人生智慧的欣赏。

用当代视野关照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感共鸣。比如学习《游褒禅山记》,课文关于“志、物、力”的论述对学生很有教育价值,教师只要点一下,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点击显示
【《游褒禅山记》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26578/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