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寓言首先是讲一个故事,其次是揭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寓意。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揭示寓意的一句话。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
师: 轻声读读这句话,想想蝉、螳螂和黄雀“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出示表格)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捕蝉
螳螂 蝉 黄雀啄食螳螂
黄雀 螳螂 少年正瞄准它
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多媒体)。
师:加上一点符号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这么来表示(板书: 蝉← 螳螂← 黄雀)让我们再来读读
生读。
师:真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啊。
师:少年讲这个故事是有目的的,知道是什么目的吗?
生: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
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回答。
( 出示) :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生: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师:不能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 能打吗?
生: 不能。
师:但大臣们的规劝有用吗?又从哪里看出来?
生: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出示)
师: 你怎样理解“固执”呢?
生: 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见别人的劝告。
师:那就请你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出来。
生练读这句话。
师: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死”字呢?
(出示)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生:处死中死表示失去生命;死命令中“死”表示不可更改。
师: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师:吴王的固执使我们看见了一个专横、骄纵、凶暴的吴王,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这个吴王还不够厉害;好样的,读出了君王的气度;王者的霸气展露无遗。
师: 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吴王却被少年的一个故事说服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2—11节, 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在文字旁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品读、圈划。
孙吉
2012-4-12 9:15:24
师: 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出示第一句)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勇气可嘉!能为国分忧!你很会读书,很会思考。
这种勇气与决心让人敬佩,但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就等于送死。
生:“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师:(出示第二句)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能否有效。
生: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 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师: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师: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这一次,他———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和时间。
师:地点在———
生:王宫花园
师:为什么选择在那儿?
生:因为后花园是皇帝散心的地方,不比朝廷之上,意见容易接受。
师:这就是:知地利
师:时间是———
生:清晨。
师:为什么?
生:这是人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即使讲错了,吴王也不会责怪。
师:少年为什么要转来转去?后文有一句体现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哪句话?
生: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师:由此可见,少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为劝说吴王做着精心的准备。接着交流。
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 “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句话把吴王的兴趣一下子引了出来。(出示第三句)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有意思的事” 谁都想听, 况且是“挺”有意思的事。
师: 你讲得很有道理, 很会读书。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师:含而不露,不露痕迹。
师: 吴王执意攻楚,大臣们劝,却让吴王下了死命令;而少年劝,却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同样是劝,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 那少年的劝是———
生: 智劝、巧劝。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一番探究,我想一个智慧的少年已经跃然纸上了。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少年怎样通过这个故事巧劝吴王的?(出示纯粹的人物对话语言)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同桌先练读,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评价语。少年的聪明机智表现的还不够到位。好一个机智的少年。
师:少年的巧劝、智劝使吴王恍然大悟。(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师: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生: 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师:你说的很准确,能不能仿照黑板上写“蝉、螳螂、黄雀”之间关系的样子, 把吴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请一个学生上来板演。。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师:它们的共同点就是--
生:它们一心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利益,祸患。)
师:你能体会吴王现在的心情吗?
生:他一定在感激少年, 如果没有少年的提醒,说不定他的国家会灭亡。
生:他在为少年的智谋而赞赏。
生:他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好大王嘛!
师:来让我们再读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师:《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寓言既为我们讲一个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一个道理。合上书本,想必这个机智的少年,尽管固执却能知错就改的吴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我们来讲故事。讲故事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当然也可以添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先想象。给2分钟时间,大家先练练。
学生说。
师: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讲得与课文内容基本相同。
师:你不仅讲了这个故事,还有自己的想象,你很有文学细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选自刘向《说苑 正谏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课件出示)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师:听范读,请同学们听清楚节奏,跟老师默读。
师:对照课文,你们自己在下面读,自由读。
师:读好了吗?再提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找出古文中揭示寓意的句子。生答
师: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课后作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