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①
整体感悟
课文内容。
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评析】导入,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启发思考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和美温馨的亲情关系,教师通过饱含深情的话语,建立一个情感磁场,触发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学生:唉,怎么又是《散步》!(这是一次县级教学定级达标课,该班已经是本天第四堂讲授《散步》的课了,学生厌烦的情绪已经暴露了。)
教师镇定地微笑着:嘿嘿,确实难为同学们了!可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散步,而且乐此不疲的哟,或许今天大家跟张老师一起去散步会有不同的滋味呢?
学生和听课教师一起开心大笑。
【评析】高超的教育机智。对教学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细节,灵活处理,因势利导。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师:老师以充满温情的语气给大家把课文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感受这分亲情,看课文写的内容是什么。
【评析】紧扣文本“亲情”,以“充满温情的语气”暗示了朗读的感情基调和学生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此为
一读。
三、自主合作探究主题:(读一读,说一说,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主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评析】二读。自主初步感悟文本。
带问题朗读课文。(提示质疑)
1.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分歧)
2.
“分歧”是怎么解决的?
【评析】二读。感知文
本内容,紧扣“分歧”,教师善于抓住牵动文本情感内容的一“发”。
(过度)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来源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评析】文本和学生情感的初次对话,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呈递进性由浅入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入。
3.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
爸爸,孝顺、有责任。奶奶,慈爱,体谅。妈妈,温柔、孝顺。我,乖巧、懂事。
生:学生答案丰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节。
【评析】
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将
会超越简单的静态的对人物实施归纳,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4.
体悟写法。象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请你给这
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以小见大)
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评析】阅读教学不仅要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还要体会是怎么写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分歧”的解决说明的道理后,非常自然的上升到写法,为写作打下了一个基础。“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发掘和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荐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
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
【评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堂课能够真正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汲取学生亲身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富于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
四、质疑、体悟。
课文讲述的故事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是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蕴涵着真
挚的感情。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提交全班进行讨论。
学生对提交的问题进行讨论:
1.
题目改为《三代》行不行?
2.
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可不可以将顺序调换?
3.
课文写一家人散步为什么还要描写景物?[探讨品读](景色美)
4.
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情感美)
5.
找出对称句,有感情地朗读,以“母爱”为话题学习用对称句说一句话。[学生的说话充满着激情的诗意](形式美)
教师在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时相机归结出文章的“三美”。
【评析】充满创新活力。本案例环节体现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任务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凭自己的经验,谈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研究中读懂了作者匠心安排的“散步”。因此探究有利于创新。
小结: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评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学生由于有了教师的引导、对文本情感的感染,自身情感的激发,此环节犹如溢满的江河之水,滔滔注入学生心田。
【总
评】这堂课可以说是一堂情感勃发的感悟课,也可以说是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开放课,“大气”充满课堂:
1.
教者灵活的教育机智。教学过程过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细节,是检验教者自身素质的舞台,处理不好,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抗情绪,影响课堂,也有损于教者自身形象。如学生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发出“唉,怎么又是《散步》!”的厌烦情绪,教者镇定而微笑的“难为同学们”、“不同的滋味哦”,巧妙高明!
2.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
践。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课程只
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案例关照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讲述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感人的生活小事,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使思维活动多元化。
3.
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质疑问难,并发表独立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再表达,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
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探讨,它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4.
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者组织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
和个性表达,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尤其
是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体悟到的“三美”,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