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9课 在山的那边 导学案
班级 | 七年级 | 学习人 | 七年级同学 |
课题 | 总课时 1 | ||
一、朗读指导 基调随着“我”心情的变化而变化,从“我”的憧憬到受挫后的委屈、沮丧到坚定、自信,都应该通过不同的语速和语气有感情 地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如母亲的慈祥,孩子的天真。 | |||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配乐和课件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互相评价,加入情感,再次朗读体 会。 3、学生个别诵读,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4、学生齐读,感受两节诗的大意。 5、明确两节诗的大意(课件展示): 第1节童年时的向往与失望 第2节成年后的执著与感悟 三、合作探究 1、 诗中“山” 、“海”有什么象征意义? 山—重重艰难险阻 海—理想世界 2、的“文眼”是什么?请尝试找出来。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即能体现出文章中心的词或句子。) 的文眼:“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四、研读赏析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 子也划下来一起讨论。 五、延伸拓展 1、你知道“海”和 “山”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吗? 山:巍峨、高大、雄伟 、沉稳――成熟、稳健 曲折陡峭、封闭堵塞――愚昧狭隘、贫穷落后 海:海纳百川而不言――大度、宽容、谦虚、渊博 动荡莫测、狂暴不驯――残暴、凶 恶 2、阅读诗歌《山民》,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民 韩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山那边是什么”/父 亲说“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他只能活几十年/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就已死在半路上了/死在山中/他觉得 应该 带着老婆一起上路/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到他死的时候/儿子就长大了/儿子也会有老婆/儿子也会有儿子/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很疲倦/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山民”是个怎么样的人? “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但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2)本诗与课文的内容和写法有何异同? | |||
学习收获 | |||
教学反思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学习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