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改大将——王安石
10世纪60年代初,在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军阀混战和社会动荡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结束了十国分裂的割据局面。然而,只维持了40多年的小康局面,北宋王朝就陷入了内外交困,积贫积弱的境地.11世纪处,战与和主动权完全落入契丹贵族之手。河北,山东地区的人民经常遭到契丹兵马的烧杀劫掠,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
1004年,契丹主耶律隆绪率师南侵,北宋不少大臣主张迁都以避其锋,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促使真宗赵恒亲赴澶州(今河北濮阳县)督师,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北宋每年向辽提供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的“岁币”。占据河西州郡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了大夏国(即西夏),自持势力雄厚,每年入侵北宋,常常把宋军打得大败。1044年,北宋与西夏重订和约,每年送给西夏7万两白银、15.5万匹绢,3万斤茶,以图西北边境的苟安。
1042年,辽国乘北宋受西夏侵扰,陷于困境之机,聚兵幽蓟,声称要南下索取失地。宋仁宗慌忙派富弼出使辽国,表示愿意“屈己增币”而不愿割让土地,于是,在澶渊盟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万两白银,10万匹绢。国内,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却很少负担甚至不负担国家赋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便加重农民负担,把逃漏的田赋均给一般农民,农民十家为一保。一家逃税,则由其他九家负担。此外,各种繁杂的差役更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痛苦,人民不堪重负,纷纷举行起义。“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加一火”。起义军纵横数十个州县、几千里的范围,令官军闻风丧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宋王朝在实行雇佣兵制度的同时,又实行“养兵”政策:在灾区大量招募甚至强制饥民入伍,使北宋军队人数大增。建国初只有20万人,到皇佑元年(1049年)时,已经增加到140万。北宋军队的给养,禁军每人每年为50贯,厢车30贯,军队数量极度膨胀后,政府每年要把搜刮所得的5/6用于“养兵”。此外,边关的兴师用兵之费也很惊人,仅为对付西夏入侵,就在陕西各路多征了1400万贯。一方面用各种名目向老百姓搜刮,一方面又要支付浩大的养兵费用以及战争、“岁币”开支。到北宋中叶时,政府的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封建统治阶段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宋神宗在位时(1068——1085),为了解决紧张而复杂的社会矛盾,著名政治家、经济改革家王安石主持了一次变法运动,对后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安石,字介甫,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冬天,他的父亲王益是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原籍无田园,携带家眷,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吏,为人清正耿直,王安石出生时,王益正担任临江市军(江西清江)判官。从幼年到16岁,王安石恃才傲物,经常过着吟风弄月、流连光景的生活。他无意于效法孔孟,像他们那样去关心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心舞文弄墨,想凭自己的诗赋文章去博取功名利禄。17岁时,王安石随父亲来到江宁府(今南京市)。他思考人生,忽然领悟到:时光飞逝,一去不返,“男儿少壮不树立,一事无成终自悔”。于是,谢绝一切婚丧庆吊,闭门苦读,钻研学术,决心成为契和后稷那样的杰出人才。王安石胸怀治国大志,博览群书,不仅独立钻研儒家经典,努力突破先儒的传注,用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它,而且广泛阅读诸子百家之书,《难经》、《素问》、《本草》等医书,以及各种小说。
青年王安石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注重向社会学习,他随同父亲在江西的几个县里住过,到过江宁(南京)、扬州、韶州(广东韶关)以及京城汴京(开封),逐步养成了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他经常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夫,女工进行调查和访问,耕作、纺织无所不问,以验证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由于经常接触实际,王安石对古代典籍理解得比较深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体认也远远超出一般官绅。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前茅。同年派往扬州,出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实际上是充当扬州地方长官韩琦的一名幕僚。按照规定,判官三年任满,可以献文以求在史馆、昭文馆、秘阁等机关中任职,从而有更多的进入上层的机会。王安石却于庆历七年(1047年)出任鄞县(今属宁波市)知县,开始了担任“亲民之官”的政治生涯。一到鄞县,王安石就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和水利灌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到:鄞县多山,水有所去,故人无水忧,由于年久失修,渠川淤塞,难蓄山谷之水,故当地人最怕干旱。当年11月,王安石花了10多天时间,跑到本县14个乡,督导居民利用丰收后的农闲疏浚川渠,建立起一套蓄水和排灌系统,在三年任期内,他狠抓“起堤堰,决陂塘”,大力兴修水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当地一些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常常要受到好强大户的高利盘剥。王安石到任第二年春天,正值青黄不接之际,他下令将官仓中的存粮以二分轻息贷给农民,约定秋收后偿还,很受农民欢迎,官仓的存粮也得以新陈代换。
王安石还在鄞县兴办了学校,使许多热爱读书的青少年获得了深造的机会,他还建立了严格的保甲制度,使社会治安状况大为改善,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王安石在鄞县任了三年知县,兢兢业业,求实务实,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政绩。仁宗皇佑二年(1050年)。王安石任满离开鄞县后,鄞县的人民十分怀念他,专门修建了祠堂纪念他。皇佑三年(1051年),王安石出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知州的辅佐)。二年任满后,被调往京师开封任郡牧司判官。他不愿在中央政府任清要之职,多次上书,请求到外地州郡当地方官。嘉佑二年(1057年),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他计划在当地开一条运河,发展杭运和灌溉,因保守势力横加阻挠,只好忍痛下马。次年,王安石被调到饶州(今江西波阳县),担任江南东路的提点刑狱(路一级的司法官,隶属于转运使)。当地盛产茶叶,但因政府实行茶叶专卖,辗转运送,风吹雨淋,造成质差价贵,茶农和居民很有怨言。王安石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疏给北宋政府,建议取消茶叶专卖制度,改为商人运销,政府抽税,以让民间得到更多价廉质好的茶叶。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给人民带来很大方便。王安石不图安逸、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远见卓识、超人才干引起了中央政府重视。宋仁宗下诏召王安石到京师集贤院供职,任命他为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度支判官(中央最高财政机构官员)。根据多年来担任地方官时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刻了解,王安石于嘉佑五年(1060年)前后向仁宗皇帝递交了一封长达万言的《言史书》,指出了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严重性,提出了大量培养人才、改革政治的主张。
然而,万言书并没有引起因循苟且的仁宗赵祯及其执政大臣的重视,在政治上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后来,王安石被调去当皇帝的秘书,掌管起草命令、文告之事。他对社会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却不愿再提什么建议了。嘉佑八年(1063年)。仁宗病死。他的过继儿子赵曙继位,是为英宗。同年秋季,王安石的母亲逝世,他就借词机会,辞去官职,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朝廷,回江宁守丧。在守丧期间以及除丧之后,王安石一直在江宁家中收徒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陆佃、龚原、李定、蔡卞等人都是在此期间从他受学的,并在以后的变法改革中发挥了作用。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死,年方20岁的赵琐继位。这时,全国的土地约有十分之六七集中于豪强地主之手,而且不纳田赋。国家每年的财政亏空达1500多万贯,问题极为严重。宋神宗当太子时就很爱读《韩非子》,受法家思想影响较深。目睹“天下弊事至多”的局面,他决心从解决财政危机入手,开展一场改革,以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困境。让谁来承担主持改革的重任呢?神宗想到了既有州县工作经验,又熟悉国家典章制度,既有高尚的品格操守,又有过人才智的王安石。于是,登基才两个月的神宗先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半年后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在江宁还没有赴任,神宗又一次下诏,命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越级参与国家机要,充当皇帝的顾问。王安石见神宗锐意改革,又如此看重自己,便安顿了家庭,到京师开封上任。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神宗任命“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实行改革;次年12月,又命他与韩绛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一场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开始了。王安石当上了副宰相的第二年(1070年)春天,朝中官员盛传王安石曾在神宗面前提出三句口号:“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翰林学士司马光在拟定“策问”对李清臣等人进行考试时,把这三句口号作为奇谈怪论提供给应试者,要他们加以辨析、批判。然而宋神宗在审阅试题时却叫人用纸把这道题目贴起来,下令另外出题。第二天,神宗召来王安石,问他有没有听到“三不足”之说?王安石说没有。又问王安石这“三不足”是何道理,王安石避开“天变不足畏”,用委婉的语气讲明了“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道理。
实际上,“三不足”正是王安石进行改革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战斗口号。他深深地知道:要变法革新,必然要改变一些以往的政策法令,要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破坏,所以一定要有不畏天变、不法祖宗、不恤人言的英勇气概。“天变不足畏”是与“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观点。王安石认为,宇宙间的日月星辰、阴阳之气,地面上的山川丘陵万物之形,其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人们通过钻研,就能掌握这些规律,所以,自然灾异不足畏忌。顽固守旧的官僚士大夫经常用日食、彗星、地震等“天变”恐吓神宗,要求废除新法。王安石用晋武帝在位28年,与彗星两度出现所占不合为例,阐明天人相分的道理,压下了政敌们的恶意叫嚣。针对司马光等人死守祖宗之法的僵化做法,王安石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对神宗说:“仁宗皇帝在位40年,几次修改政法律,如果法律一定,子孙就必须时代相守,那么仁宗皇帝为何又要屡次改变呢?”在给神宗所写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王安石列举了北宋建国以来财政、经济、军事、教育、选举等规章制度的种种弊端,指出,要不是边境无事,风调雨顺的话,早就会发生大乱子了。只有勇于变法,才有出路。王安石的新法收夺了豪绅大地主的部分特权,触犯了他们的特权权益,所以,作为这一阶层代理人的司马光之流必然要跳出来大吵大闹,阻挠改革。一些思想陈旧的人也对改革说三道四,议论纷纷。王安石知道自己的变法一定会引起守旧派顽固分子的干扰,所以在变法之前就确认了“人言不足恤”的原则,从战略上藐视那些流俗之人的流俗之论。司马光写了一封又臭又长的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王安石只给他回了一封短信,用犀利的语言,扼要而精辟地驳斥了对方的观点,表明了自己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表现出一副不屑置辩的神情。王安石多次劝告宋神宗,要他坚定改革志向,“朝廷立法,应当以久远便民为标准,而不能为无知浅见的流俗之人所左右。只有坚持度义而后动,不为干扰而改其成算,才能成就大事业。”对于善意的批评和建议,王安石十分尊重,并积极访求。改革开始不久,王安石就建议召集三司判官、诸路监司以及内外官献计嫌策。凡是通晓财用利害,有兴利除弊良策,个个详具事状,知无不言。在制定和推行免疫法时,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命令各地官员在询问百姓之后再立法案,立法之后又张榜公布,广泛地征求百姓意见,等到“无民异词”后,才下令实施。王安石本人在进行财政改革时,常常把胥吏、农民、屠夫、商贩等召集到政事堂,了解农村、市场情况、听取他们对于农田水利法等国家方针大法的意见,作为决策的依据。
王安石的理财方针:发展农业生产,开辟财源,并把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部分剥削收入收归朝廷,来增加财政收入。司马光则坚持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二人在廷和殿展开激烈争论。送神宗同意王安石的观点,不久(1069年2月)便提拔王安石为副宰相。因为旧的执政者因循守旧,王安石便起用吕惠卿等新人,设置了一个创立新法的机构,叫“制置三司条理司”,负责制定有关财政和经济的立法。过去,国家财政大权归三司(盐铁、户部、度支统称三司,长官称三司使)掌管,宰相不管财政。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使之成为自己整理财政的机构、主持变法的总枢纽。“条例司”派遣谢卿材、刘彝、程颢等人到各地察访,在了解实情的基础上制订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等法,发布于天下。由于很多人反对在三司之外另设“条例司”,而“条例司”内部程颢、苏辙等由于反对新法而辞职,所以,“条例司”在冲破旧三司的藩篱,独立自主地推行新法15个月后,于熙宁三年(1070年)宣告撤消。这时,王安石亲自主持理财,掌握财政,除税赋常贡仍旧归三司外,茶、盐、坑治、常平、免役、坊场、市易等收入,全部由宰相所属的户部总管,三司不得过问。过去的司农寺、都水监是容纳官而不做事的机构,王安石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司农寺制订免役、保甲等重要新法,让都水监担负起浚修河道、兴修水利的繁忙事务。但是有的州军只有一个县的人口,有的县只有一个镇大,仍按原编制设置官员,征调徭役,不仅浪费国家的开支,而且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王安石废除了20多处州军监和100多个县,节省了大量开支。过去,吏胥大都没有俸禄,靠收取贿赂、敲诈勒索为生。一些低级官员的薪俸也很低,如县令、参军的薪俸只有钱10千、米麦两石,以至“贫不足以自养”,常常干些不廉洁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