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案3[苏教版必修一]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卑的感觉呢,恐怕每个人都有,只是内容不同,程度不同而已。自卑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但努力的程度和机遇、天赋的不同,获得的信心的程度也不同。但不管怎样,信心对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李白在42岁那样被玄宗皇帝下诏入京,他大呼“仰天大笑出东门,我辈岂是蓬蒿人。”显得那样的豪迈自信,被变相地赶出长安时,却面对朋友的金樽美酒郁闷得不能下咽,但他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论在任何挫折和打击中,他都激励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李白留给我们的极大精神财富。苏轼虽然一生经历坎坷,三次被贬,却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是一个乐观旷达的人,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他乐观地看待官场上的起伏升迁。同学们如何看待自卑或自信呢?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自卑和自信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播放录音
(二)、朗诵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能准确的处理文章的感情变化。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