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的意思。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引入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4)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的句子。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4)课文收集展示。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
2、我会用“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各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是个卖票员,一天下雨,我去上班,还早,就躲进了内山书店。我发现了鲁迅翻译的《毁灭》,很想买,但是买了书,就没有饭钱了。正在我犹豫时,鲁迅先生推荐我买另一本《铁流》,并让我用一块钱买两本书,他翻译的那本书算是送给我的。我非常感动。这件事一直鼓励我克服生活道路上的种种艰辛。
(2)从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情感。
生1:“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我体会到面孔的瘦、长而直竖的头发、“一”字胡须,抖擞的精神,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很深刻的。
生2:“我又仔细地看了他的脸——瘦!”我体会到作者担忧鲁迅的身体,敬佩他的顽强精神。
生3:“他的手多瘦啊——”我体会到作者为鲁迅憔悴的身体感到心痛。
生4:“‘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祥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体会到鲁迅在作者眼里,既正直严肃,令人尊敬,又是充满关爱、无比亲切的。这种感情就如同一位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生5: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我体会到作者被鲁迅这种一心为民族大众,革命不息的战斗气势和忘我精神所折服。
生6:“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我体会到作者为鲁迅身体担忧、心痛。
(三)创作性展示。
1、同桌声情并茂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激发知识冲突。(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课文用“一面”做题目好不好,好在哪儿?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练笔: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