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课后练习
2025-02-18
字典语文网基础知识频道小编为您搜集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参考帮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谈谈对“道”的理解。
4、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参考答案】
1、“得道”“天下顺之”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点击显示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古诗两首》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
16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二单元阅读与写作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字音2
《小石潭记》重难点讲解
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词义辨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31689/
上一篇: 《蜜蜂》词语理解
下一篇: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