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阅读法,不可丢弃的一把钥匙
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有道理。月考和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别考的是小说和散文,由于文体不同,读法就有别。对高一新生,尤其要加强指导。现在我们结合试题来作分析。
先看月考小说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6分)
(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2.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3.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
《提琴》属小说,小说的阅读不同于散文的阅读,第一步就是要把握情节。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现与演变,都是在情节发展中完成的,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也都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所以,阅读小说首先是要感知作品情节,弄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写了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提琴》是篇容易理解的小说,围绕着“提琴”来组织故事。大致情节如下:
情节一:提琴是舅舅的骄傲。
情节二:父亲要新辟店面,需要贷款,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
情节三:父亲虽然接过提琴,但最终还是把提琴带回来放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情节四:舅舅把提琴作为财产送给“我”,供我在大学里念书。而舅舅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溘然长逝。
情节五:“我”知道了提琴的真相,像父亲那样没有说破,把提琴珍藏在衣箱里。
通过情节的梳理,我们大致知道这是一个爱的故事。“提琴”将一家人的爱聚在了一起。
接下来的重要一步就是人物理解与把握。先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是看看人物在小说中的表现,进而思考人物的性格、品质与精神。就《提琴》来说,人物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呢?在理顺、理清情节时,我们的大脑中对人物形象已经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印象,现在要进一步清晰化、具体化:
正当“我们”家处在艰难的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
母亲不愿轻易卖琴。
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
“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让父亲对“我”产生影响。
再进一步探究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品质精神:
在舅舅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牺牲与奉献精神,虽然被迫卖掉祖传珍宝,他的内心痛苦无奈,但这把提琴能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所以他又十分地乐意和快慰。舅舅表现出的“爱”是舍自己,为大家的奉献之爱。
母亲不愿轻易卖琴,体现了她对弟弟的爱。
父亲守护真相,则体现了她对舅子的爱,他不愿意打破舅子的艺术虔诚与艺术追求之梦。父亲守护真相,还体出了她对妻子的关爱,她不愿意打破妻子的希望。
父亲的爱广博,还包括对“我”的“爱”: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这是一种心疼中带着甜蜜的爱。
“我”的爱,一是表现在对亲人的理解上,二是表现在爱的传承上,三是表现在勇敢承担家庭责任上。
当然小说的鉴赏,还离不开想象。我们要运用想象来推断,合理填充“空白”,如阅读第一题,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想象”,不能脱离小说语境。根据小说相关内容,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我们可作这样的推断:
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
第二小题可作这样的推断:
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
也可作这样的推断:
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
阅读第二题,可解答如下:
我的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或“善解人意”、“成熟懂事”)——源于对前面对“我”的理解与把握。
作用有三: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源于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
至于第三题,属于延伸题,探究有三个角度:
①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具体的理由与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分析相关。
再来看见期中考试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4.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15.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①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
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
16.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80字)(6分)
这道阅读题,涉及到散文。散文又该如何阅读呢?
散文的阅读,基于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为此,第一步,是从“形散”的角度把握内容。就《故乡的沉沦》来说,具体写了这样一些内容:
1、看照片生黍离之情
2、文人雅集的酒桌上的对话及情景
3、台湾老年代的故事
4、“我”老家柿子树被连根移走
这三个片断,看似散乱,其实有一中心。
所以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散文的“神”。《故乡的沉沦》这篇散文的“神”是什么呢,先要关注标题,“沉沦”一词是包蕴着情感的;还要关注文章的大量抒情段、主题句,如老兵故事的抒情段,又如“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由此可知,本文的“神”就是故乡沉沦带来的悲愤之情。
把握散文的“神”是解读散文的关键。
第一题,除了手法判断和效果分析外,其内容作用可以“神”观照,可解答如下:
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格破坏的现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句式整齐,层层推进,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二题,主要考查对“神”的理解与把握。
第一小题可这样解答: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和于亲人的真挚感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乡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小题也涉及到“神”,具体解答如下:
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突出了中国广大农村的田园风貌正在被毁坏,并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悲愤之情,引人深思。
第三题实际上也是对“神”的探究,具体可解答如下: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是指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不能没有心灵的归宿。台湾老兵把故乡的泥土放在玻璃瓶子里,带着它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了台湾海峡,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泥土就是老兵与故乡维系的血脉,就是他漂泊在外的灵魂的故乡。生活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心中有血地,都要念着自己的故乡,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赖以寄托的故乡,故乡的沉沦让人心痛,“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而故乡的沉沦让灵魂无处安身。
由上可见,阅读散文,不能像阅读小说那样,更多致力于外在的、直观的形象把握,而应当透过眼前的、表面的东西,直抵作家的内心世界,在那里展开深入体味和仔细咀嚼,从而实现灵魂与灵魂的沟通、交流和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