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课堂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
2025-02-19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内容,在理解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下决心派兵攻打楚国,谁阻拦,他就要把谁处以死刑.这时一个年轻的侍卫官,用极其巧妙的办法说服了吴王,并不再派兵攻打楚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忧.本课时教师将放手让学生质疑、朗读、感悟等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寓意,进而明白道理。
【背景材料】
由于本班学生平时对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前我便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上课时勇敢、大胆地质疑。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预习作业中,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当中有
很多同学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能告诉老师,你最想知道什么吗?
生:我想知道那个侍卫官是怎样说服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
生:我想知道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为什么那个侍卫官能说服吴王?
生: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侍卫官能说服吴王?他的计策巧妙在什么地方?
生:……
师:老师非常高兴,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你们的质疑问难能力提高了。“善于思考”,我相信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快、更深。
【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亲切随和的话语,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题目入手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我始终认为,开启学生知智慧的大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效。
点击显示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将相和 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谭》 教案教学设计
《都市精灵》导学案
少年闰土
《天上的星星》教材理解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4
《长江之歌》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什么?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识字3- 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33574/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设计
下一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之三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