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内容提要
课后练习
2025-02-14
文章开头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是全篇的中心论点。它包括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不可以已”;另一方面是对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不可以已”。
中心提出之后,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比原来提高。接着又用輮木为轮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决定性地改变原来的状态。最后以“故”联系上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普遍的道理,推论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这段总的是论证学习在人的改造提高过程中的重要性。作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有的。这一点,直到今天还有积极意义。
点击显示
【《劝学》内容提要】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短语暑假作业
基因畅想练习设计
山东德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2)
灯塔爷爷的朋友同步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困难出办法同步习题
梧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溪流的歌作业设计
2016小学四年级语文暑假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35197/
上一篇: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诗词鉴赏
下一篇: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六单元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