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重点〗
1、疏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两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了解预习情况,看谁对孟子和《孟子》知道得最多
由学生自由发言,参考资料在下面: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把自读过程中有疑问的字词提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学习。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区别。
2、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四、疏通文句、整体感知
1、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以上问题。
4、齐读课文
三、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4、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5、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谈启发
让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感悟,然后给予一点点评。
五、熟读成诵
自由诵读及齐读结合,然后检查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
〖教材分析〗
1、重点:
疏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难点:
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三、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把自读过程中有疑问的字词提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学习。
正音:
畎亩(quán) 傅说(yuè) 胶鬲(gé) 空乏(kōng) 拂士(bì):同“弼”
2、录音示范,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四、疏通文句、整体感知
1、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
⑴ 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⑵ 理解第2段:
重点词语及句子(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攠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fú)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读时在“行拂乱”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是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⑶ 理解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⑷ 理解第4段:
学生依据注释试译,指名翻译后教师评价。
⑸ 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
五、问题探究
学生首先交流自己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问题设计: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找出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六、拓展
1、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提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优秀的。
2、辩论: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
七、指导背诵课文
1、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决:
第一段: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第二段: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第三段: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2、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
3、学生试背。
4、全班齐背。
八、小结
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九、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板书设计〗
议论问题:对待困难、成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道理论证:个人:在逆境中成才生于忧患
国家:法家拂士及敌国外患死于安乐